从火把狂欢到烟火日常,这碗全羊汤锅一直是楚雄人的心头好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的热情点燃楚雄时,全羊汤锅总会成为最耀眼的美食主角。

在楚雄紫溪彝村、大姚赵家店等地,青松毛铺就的山间空地上,炭火正旺,大铁锅里羊肉羊杂随沸汤翻滚,肉香混着热气在人群中飘散。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围坐,筷子夹起蘸满煳辣椒蘸水的羊肉,欢声笑语与汤锅滋滋声汇成节日欢歌。


火把节期间,楚雄火把街上最受欢迎的当属彝族羊汤锅摊。热气腾腾的汤锅前,亲朋好友围坐分享,羊肉的鲜、蘸水的香在空气中弥漫,边吃边唠家常的温馨场景,成了节日里最暖的欢聚风景。


当火把节的烈焰在夜空渐渐熄灭,楚雄大地上的烟火气却并未消散。那碗在节日里沸腾的全羊汤锅,从节日的狂欢盛宴走进街巷里的寻常餐桌,用滚烫的滋味续写着与楚雄人的不解之缘。

楚雄人爱吃羊汤锅,所以懂得怎样把羊肉烹饪得更加美味。

楚雄的羊汤锅,做法重在一个“全”字,也就是常说的“一锅烩”。这种吃法的好处在于无膻味、汤白、味浓、肉香,营养丰富。其做法颇为讲究,首先选用本地放养的肥壮黑山羊,宰杀后褪去毛,用火将皮烤得焦黄再清洗,这样既能去腥增香,又能使羊皮更加软糯。开膛洗净内脏,宰成小块,加香料腌制,起锅用菜籽油煸出羊油的脂香,加入草果包倒入羊肉、羊杂用柴火大锅焖炒1个小时左右,再加入底汤大火煮开,用小火熬煮2小时,最后放入已提前煮熟的羊血,能进一步提升羊汤锅的鲜美度和营养价值。这种全羊汤锅的优势在于融合了羊身上的各个部位,取长补短,是羊肉的极佳做法。


经过长时间的熬煮,羊汤锅越煮越香,汤色乳白,香味浓郁,肉酥而不烂,不膻不腥,浓香可口。羊皮的香、羊肉的鲜、羊肚的脆、羊血的嫩、羊蹄的韧……各种口感交织在一起,强烈搅动着味蕾,让人意犹未尽、久难忘怀。


待羊汤锅上桌,店家都会端来一小碟泡萝卜和一碟切得细碎的韭菜,喝羊肉汤的时候,舀一勺细韭菜放到汤里一起吃,长时间的熬炖之后,羊肉的精华与香料都融汇在汤中,一口下去,鲜香无比。


吃羊汤锅,必得来一碗彝家特制的蘸水调料。将糊辣椒面、葱花、香菜、蒜泥、姜末、小米辣、花椒粉、油腐乳、盐等调料放在碗中,食用时浇上少许滚烫的羊肉汤即可。更原汁原味的吃法,是羊肉汤熟后,用一个大碗,在碗底放入薄荷,将滚烫的羊肉连肉带汤舀入碗内,上面撒上一把糊辣椒面,一碗地道的羊肉汤锅就可以品尝了。


如果说,彝家特制蘸碟是羊肉汤的“黄金搭档”,那么吃完了肉再下锅的豌豆尖就是这顿羊汤锅最靓丽的收尾。


吃羊汤锅,还有很多可搭配的菜肴,爆炒羊肉鲜嫩味美,现烤羊肉串肉质细嫩,微苦回甜的荞粑粑和羊汤锅是绝配!



在楚雄,羊汤锅从来都不只是节日限定,而是刻在骨子里的生活热爱,是无论何时都能温暖人心的心头好。


在楚雄,有很多吃羊汤锅的地方。

彝人古镇美食一条街上,各具特色的羊汤锅店琳琅满目。还有大地基段家羊汤锅、乡原羊火锅、香园羊等美食店,不同的做法,相同的好味道,小小的一锅几乎汇集了羊全身的宝,每一样都让人回味无穷。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银娟 文

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数字楚雄、大姚文旅 图

责编 杨燕婷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

终审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