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善:点燃“人才引擎” 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近年来,云南昭通市永善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才+文旅”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在多元引才、系统育才、服务留才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效激活“人才引擎”,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在拓展渠道上做文章   让文旅人才“聚起来”

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的王明,前些年一直在江苏苏州从事文艺工作,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2022年,永善县向王明抛去“橄榄枝”,作为专业人才引进溪洛渡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并担任艺术总监,平时在文艺演出、节目排练、人才培训等方面勇挑大梁。他深有感触地说:“来到永善后,工作和生活上,领导同事都比较关心我,让我有家一般的感觉,工作起来信心和底气更足了。”


云南永善县依托溪洛渡水电站这一张世界级名片,广泛实施文旅人才柔性引进计划,通过强服务、搭平台、优环境,不断拓宽引才渠道,积极引导人才在挖掘地域文化、发展旅游产业、推进项目合作、加强教育培训等方面献计出力,积极作为,助推全县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围绕岗位和编制,通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公益性岗位、专项人才招聘等方式,从四川旅游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云南艺术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引进文旅专业人才20人;结合“金江江畔·和美永善”品牌定位,依托“三高”(高原神韵、高山流水、高峡平湖)文化旅游资源,邀请上海李也文旅集团、玉源国际(上海)有限公司、北京豪尔赛集团、黑龙江奥格斯特旅游设备有限公司等专家学者、文旅企业操盘手到永善开展文化旅游资源调研,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破局之路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另一方面聚焦社会各类群体,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文艺人才资源,先后引导培育永善县大河艺术团、溪洛渡群艺团等一批活跃城乡的民间文艺团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各级传承人充分交流传承经验。截至目前,共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3人,其中省级4人、市级24人、县级115人。抢抓沪滇协作机遇,成立海派艺术家工作站,并举行“上海闵行·云南永善”书画艺术家笔会。溪洛渡文化演艺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导、演员、舞美设计、市场营销等一批专业人才,打造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好、业务强的“文艺铁军”,为推动地方文艺大繁荣大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文化力量。

在精耕沃土上下功夫   让文旅人才“强起来”

6月26日,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举办解说员专题培训班,来自全县各景区景点、村史馆、烈士陵园等有关单位、企业的50余名解说员参加培训,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为永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培训为期两天,邀请原云南扎西干部学院讲师、云南革命军事馆解说专家肖薇授课,肖老师围绕解说员概念、基本要求、工作流程、解说技巧、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讲解,并帮助学员纠正问题,提升语言感染力。同时,组织学员前往红光村史馆、明子村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示范点现场教学,让学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消化知识要点,提升学习效果。

云南永善县实施“精准培育”工程,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育体系,筑牢人才成长根基。在线下培训方面,系统开展文旅综合素养提升工作,既涵盖文旅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文化艺术专项培训,又通过学历提升计划、业务骨干选派进修等方式,推动人才知识结构迭代升级。2024年以来,举办文化市场业主、文旅系统人员业务知识、古籍保护、解说员等专题培训班15期,培训学员680余人次;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市文旅部门组织的行政审批、文化执法等专项提升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在线上培训方面,组织文旅工作者和全县文旅从业者参与“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线上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同时,聚焦非遗传承领域和公共文化服务,构建“老带新”“师带徒”传承体系,充分发挥县文化馆和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作用,开设彝族月琴、苗族芦笙、普通话、舞蹈、书法、绘画等培训班,邀请省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专业老师授课,培训人员600人次;结合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中国旅游日”,组织开展非遗项目和旅游路线推介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展板、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让非遗在活态传承中焕发新生。

此外,坚持以赛事为桥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加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昭通市新剧(节)目展演等各种专业赛事,音乐类节目《彝歌唱响山坡坡》、舞蹈类节目《云岚嘴七勇士》分别荣获一、二等奖;组织开展专业人才申报工作,马楠乡王秀芬被评为云南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何涛、陈婷婷入选永善县“三名”(名家、名医、名师)人才支持项目,为文旅人才提供展示风采、交流互鉴的舞台,推动不同地域、不同业态间的思维碰撞。

在搭建舞台上出实招  让文旅人才“火起来”

3月29日至3月31日,“沪滇山海情·闵永一家亲——云南永善2025年民族歌舞走进上海演出活动”分别在闵行区颛桥社区、慧音蓝屋、莲花老年公寓和君莲养老院举行。演出在舞蹈《苗韵笙笙》中拉开帷幕,随后,溪洛渡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带来的舞蹈《索玛花开幸福来》、歌曲《彝歌》等极具云南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热烈掌声,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定格一个个精彩瞬间。

永善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发挥文旅融合优势,筑牢文化阵地,搭建室外室内“两个舞台”,组织开展各种文旅活动,为文旅人才提供更多实践平台与展示机会,进一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县广大群众幸福指数。

筑牢文化阵地,搭建室外百姓大舞台。坚持“改建为主、新建为辅”的思路,整合农村党建、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村(社区)和村民小组文化活动场所,不仅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热情,还激活了艺术细胞,他们自发组建文艺团体,围绕感恩教育、基层治理、普法教育等各阶段重点工作编排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这些“本土人才”旧调换新词,传递党的好声音,传播时代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

部门策划组织,搭建室内周末小舞台。结合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群众搭建“周末小舞台”,由县文化和旅游局策划主办,各民间文艺团体轮流自编自导自演,形成了地方文化“时时有”、优秀节目“常常乐”的生动局面。“百姓大舞台”已经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群文品牌,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永善“星光大道”。同时,以举办“乌蒙金沙·佳果天成”枇杷季推介系列活动为契机,组织邀请50余名省市县文艺家及爱好者到黄华镇、码口镇,开展“水墨金江·魅力黄华”和“神奇码口·枇杷小镇”文艺采风活动,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民族民间文化和农文旅融合亮点,用画笔、镜头和文字描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此外,依托“永善文旅”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与刘同学爱侣行、蓝天学长等网络达人和文旅博主加强对接联系,先后推出《惊险刺激!云南永善惊险“六国翼装飞人”》《永善枇杷,你吃了么?》《云上马楠刷屏重庆解放碑来福士》《邂逅永善,金沙江畔的多彩画卷》《马楠云上草原》《伍寨落日晚霞》《新拉稻田》《江边小镇——桧溪》等20余个高质量文旅宣传视频,全面展现永善自然风光、人文民俗、民族风情、非遗展演及各类文旅活动,进一步提高永善文旅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旅头条通讯员 黄桦 文

来源 中共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许伊欣 刘榕杉

校对 杨燕婷

审核 李元

终审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