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夜读】7月24日文旅要闻速览!

.

.

.

.

.

.

.

.

.

.

.

.

/.

.

.

.

.




第288期


Hello!大家好,我是文旅君,欢迎收看今天的【晚安夜读】。7月24日,您错过的文旅要闻都在这里!陪您夜读,伴您晚安!本栏目由大数据系统“文旅秘书”提供支持,文末下载“文旅头条”APP,一手掌握文旅大事!

.

.

.

.

.

.

.

.

.

.

.


.

.

.

.

.

.

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于10月23日至11月1日举行。中国电影周作为东京国际电影节相关活动于10月17日至10月24日在东京举行。.

.

.

.

.

∵.

.

.

.

.

.

.

.

.

.

.

.

.

20个案例入选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

.

.


°˖✧(最 头 条)✧˖°

※北方降雨进入最强时段 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生成

据气象专家提示,北方地区于7月24日进入降雨过程最强时段,其次中央气象台7月24日6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南海热带低压已于7月23日晚上加强为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今天5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西北方向约370公里的海面上。(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新办发布会:封关后到海南旅游不需要额外办理证件

近日,据国新办发布会介绍,海南自贸港封关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与内地的联系将保持便捷高效。大家到海南出差、旅游等,都和现在一样,不需要额外办理证件。(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游 天 下)✧˖°

※武陵山大裂谷第四届极光音乐节7月26日清凉开唱

7月26日晚,武陵山大裂谷第四届极光音乐节暨西部高山手风琴节即将启幕。此次极光音乐节将于7月26日晚开启,随后在8月2日、8月9日、8月16日连续四个周末精彩上演。(来源:人民网)

※新加坡海洋生态馆向公众开放

7月24日,新加坡海洋生态馆向公众开放。海洋生态馆将沉浸式展览、实践体验项目与数字化交互体验巧妙融合,为海洋科普教育与公众参与海洋保护模式带来变革。(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 交 通)✧˖°

※国内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完成命名交付

2025年7月23日,“未来”号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完成命名交付。(来源:人民网)

※万米长隧终破壁!衢丽铁路丽阳山隧道全线贯通

7月24日,由浙江交通集团投资、中铁十局五公司承建的衢丽铁路Ⅲ标项目部第一长隧丽阳山隧道全线顺利贯通,为衢丽铁路全线通车铺平了关键道路。(来源:中国日报网)

※科技加持,暑期旅途惬意升级

今年暑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日均发送1537万人次。面对持续高位运行的客流,全国铁路部门在加大运力的同时,升级并运用多种科技手段,提升在途服务水平,让人们夏日出行既清凉又舒适。(来源:科技日报)

※再迎新航司 瑞丽航空开通石家庄-丽江航线

7月25日起,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开通石家庄-丽江直飞航线,助力冀滇两地空中联通的“热力值”持续攀升,为暑运出行再添便捷选择。(来源:中国民航网)



°˖✧(文 化 圈)✧˖°

※莫斯科艺术剧院将携契诃夫成名剧《海鸥》来华巡演

莫斯科艺术剧院立院之作《海鸥》将于8月8日来华巡演。作为契诃夫的戏剧成名作,该剧以心理现实主义的演剧风格,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对中国话剧产生过重要影响。据介绍,本次《海鸥》将在北京、上海、厦门等地巡演。(来源:新华网)

※中国国家话剧院话剧《物理学家》北京首演

(《物理学家》剧照。国话供图,闫巍摄)

7月23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国话导演王剑男执导的迪伦马特经典剧作《物理学家》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该剧将在国家话剧院剧场持续演出至7月27日。(来源:新华社)


°˖✧(观 云 南)✧˖°

※云南楚雄:火把旺起来 旅游火起来

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开启了一年一度彝族火把节,活动期间,楚雄州精心策划10项重点活动、60余项精品活动,从禄丰侏罗纪狂欢节到南华采菌体验再到姚安光禄玫瑰古镇荷花季,推动“一节带全域,一业兴百业”。(来源:光明日报)

※7月23日起 云南热门旅游目的地推出旅游动车计次票

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为深化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铁路+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游客出行体验,自7月23日起,铁路部门推出“昆明+丽江+香格里拉”“昆明+西双版纳+普洱”旅游计次票客运产品。(来源:文旅头条)

※人民日报关注云南“菌味”研学

云南楚雄南华县依托丰富野生菌资源,积极发展“菌旅融合”,推出特色研学产品。暑期,云南楚雄南华县依托丰富野生菌资源,积极发展“菌旅融合”,推出特色研学产品,吸引了众多学生团队参与,获得高度评价。当地通过培训专业“菌向导”、扩大育菌面积、优化线路(重点包括“野生菌+研学”等多元业态),有力推动了以知识科普和动手实践为核心的“菌味”研学旅游发展。(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 李舒琪 实习生 卢格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