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南华龙川镇:“党建+”浇出民族团结进步“幸福果”

.

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地处滇中腹地,境内有彝、白、回、傈僳等25个民族。近年来,南华县龙川镇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度融合,全镇形成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党建+文化引领”促民族团结进步育“厚土”。坚持党建引领,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中。深入挖掘全镇各民族“三交”史,打造灵官桥、逯家屯红色文化墙,“平桥烟柳”景致恢复美景重现,郑和故里、镇南古八景重回群众视线,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持续增强。

“党建+产业发展”促民族团结进步吐“新芽”。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共同富裕”目标,按照支部引路、党群共富思路,抓实产业发展,在龙川江沿岸建成10大产业示范基地。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彝绣、镇南月琴制作等民族文化产业。2024年,培育彝绣产业经营主体28户,其中企业12户,个体16户,从业人员153人,绣娘223人,绣娘平均收入达月均3000元。培育孵化21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建成2个非遗传习所和1个研学基地持续传承文化根脉。

“党建+基层治理”促民族团结进步开“和花”。形成治理“一张网”,推动城市管理“一网统筹”。根据“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在全镇细化出475个网格,2287个微网格,结合微网格精细化管理模式,将党员编在网格内,引导各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2024年龙泉社区培育为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治理省级试点,楚雄州2024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一带五区”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在南华县龙川镇召开。

“党建+项目建设”促民族团结进步结“硕果”。把项目建设融入到为民服务中,近三年来,共投资523万元实施民族发展任务项目6个,各族群众共建幸福家园、共享发展成果。南华县龙川镇成功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乡镇,斗山社区被州级授予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实践基地,镇党委被县委表彰为统战工作优秀集体,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车子塘村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乡村、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省级美丽村庄,小岔河村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绿美村庄,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陈明海 通讯员 向国琼 文

南华县龙川镇人民政府 图

责编  张楠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