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笔下的洛阳,承载着华夏文明最厚重的记忆。作为十三朝古都,这里曾是夏商周秦汉魏隋唐的文明坐标,定鼎门前的车辙、龙门石窟的佛光、白马寺的梵音,共同编织成一部跨越千年的史诗。如今,这座“东方博物馆之城”以“五都荟洛”的格局,诉说着中原文明的传承与辉煌,向全球游客敞开怀抱。
关林
朝代:东汉
关林是关羽首级埋葬地,与洛阳城南的汉寿亭侯墓(关羽祖茔)遥相呼应。林内800余株古柏森然,有清代“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碑刻巍峨。
汉光武帝陵
朝代:东汉
该处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和光烈皇后阴丽华合葬的陵墓。陵园内1680株千年古柏无主干、多枝杈,交织横斜,形成众多奇景。登临陵顶,可见邙山如屏、洛水如带。
洛阳古墓博物馆
朝代:汉至宋
该博物馆是全球唯一以古墓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依托北邙山无数坟茔,15座原址复建墓葬构成“时空隧道”。其中热门景点西晋张夫人墓的壁画墓门、唐代安菩夫妇墓的胡人俑阵、北宋吕夷简墓的砖雕地宫,展现古人“视死如生”的生死观。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内北魏宣武帝景陵是中国为数不多主动发掘的帝陵,也是极少数对公众开放地宫的帝陵。
定鼎门遗址+隋唐故城遗址
朝代:隋唐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南端起点,门址两侧的骆驼蹄印印证着“天下之中”的商贸盛景。登上应天门阙楼,展馆内有3D投影重现武则天登基大典,明堂天堂的鎏金宝顶与九洲池的曲水流觞相映成趣。门后是隋唐故城遗址,游客可根据复原图自行探索诸多名人如白居易、狄仁杰、太平公主等的住所遗址。
龙门石窟
朝代:北魏至唐
龙门石窟是北朝石窟造像晚期样式的代表。自太和十八年(公元 494 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同年修建龙门石窟开始,到北魏末年止,发展历时约三十四年,历经四代。龙门石窟以三大窟为代表:古阳洞、莲花洞和宾阳洞。这一时期,佛教造像样式完成了由平城样式到中原样式的转变。此处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1万尊。
从定鼎门的晨钟到龙门石窟的暮鼓,从汉光武帝陵的苍柏到古墓博物馆的玄机,洛阳用1500年建都史书写着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一砖一瓦皆故事,一草一木总关情。欢迎踏访洛阳,一起穿越时光,探寻历史的足迹,定格记忆,点亮文化之旅。
文旅头条融媒体通讯员 张楚其 文/图
责编 张楠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