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抗战大剧:再燃永不熄灭的烽火记忆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历史长河的这一重要坐标上,记者观察注意到:全国各地的观众,正在通过大屏回放和小屏观看的形式,再次观影由云南省委宣传部联合相关出品方倾力打造的滇西抗战题材电视剧“系列大剧”——《中国远征军》《我的团长我的团》《远征 远征》《滇西1944》《战火中的青春》。五部史诗级的系列作品,正以集体被观众重温的姿态,跨越荧幕时空,再度点燃亿万观众心中永不熄灭的烽火记忆。

滇西战场,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战略反攻的起点,其惨烈、坚韧与最终胜利,是民族精神最悲壮的注脚。2008年以来,云南省委宣传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历史责任感,持续精心打造出这一系列风格各异、视角互补的电视剧精品,构筑起国内最为系统、深广的滇西抗战影视记忆工程。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不少观众重新观看了“系列大剧”。记者看到,《我的团长我的团》豆瓣评分9.6,被誉为“滇西抗战题材巅峰之作”。《中国远征军》与《远征 远征》,两剧通过全景式战争长卷完整呈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入缅作战失利到滇西反攻胜利的全过程。其中,《中国远征军》聚焦同古战役、仁安羌解围等重大事件,而《远征 远征》则通过云南段氏家族的命运,展现军民共赴国难的家国情怀。20集电视剧《滇西1944》则以国际视野下的协同作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献礼剧,凸显抗战的国际性。而《战火中的青春》则通过青年学生投笔从戎的成长轨迹,诠释“青春”与“牺牲”的深刻关联。这些作品,或宏大叙事,或微观聚焦,或写实白描,或浪漫抒怀,如同一套精心编排的交响乐章,从不同声部、不同维度,共同奏响了滇西抗战这一民族救亡图存的雄浑悲歌,将那段用血与火写就的历史,深深镌刻在民族的集体记忆之中。

全国各地观众纷纷重复观看“系列大剧”,绝非简单的怀旧,其重映具有深刻的历史唤醒与精神洗礼意义。

社交媒体上,“#再看滇西系列大剧#”“#80年后的抗战记忆#”等话题持续升温。不少观众留言表达着穿越时空的感动。这波“重看潮”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Z世代群体通过弹幕、短视频二次创作、剧情解读等方式,积极融入对这段历史的理解与讨论。经典剧集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真实的历史质感,成功突破了时空隔阂,成为年轻人触摸历史、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在保山,今年暑期游客循着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足迹探访和顺古镇;在腾冲国殇墓园、松山战役遗址等地,前来凭吊的游客显著增多。许多人在参观后表示,正是看了这些剧,才更深刻地理解了眼前这片土地承载的厚重。

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极具战略意义的一页。云南,作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拥有得天独厚、无可替代的历史资源。打造“系列大剧”,是云南自觉肩负起传承地方历史、守护国家记忆的文化责任。“系列大剧”的成功,是“云南故事”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精彩实践。

重温“系列大剧”,其意义早已超越艺术本身,它们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历史,更启示当下。它们提醒世人,和平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与捍卫。在重温中,我们铭记那段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历史;在铭记中,我们汲取面向未来的无穷力量。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字童 文

图片  片方提供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杨燕婷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