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作为发展软实力,是凝聚人心、汇聚共识的重要精神源泉,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云南省永善县积极探索文化赋能基层治理新路径、新模式,升级文化阵地、激发队伍活力、优化文化供给、延伸服务触角,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实现从文化惠民到文化润心的飞跃,让文化成为解锁社会治理的“新密钥”。
文化聚力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7月18日,由永兴街道主办,以“文艺赋能·文明共建”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在校园社区举行。演出在歌舞《再唱母亲是中华》中拉开序幕。随后,快板《消防安全重于山》、舞蹈《乡村振兴美起来》、三句半《安全生产记心间》、小品《预防诈骗》等文艺节目轮番上演,为观众送去一场接地气、有活力、有温度的“文化盛宴”,更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文化动能,赢得大家阵阵热烈掌声,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活动中,派出所民警与社区志愿者还通过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开展青少年防溺水、未成年人保护、防电信诈骗等法律知识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居民法治意识。
文化不仅是精神的滋养,更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润滑剂”。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以“文化”激发基层治理,凝聚群众“精气神”,点燃基层治理“新动能”,近年来,永善县积极探索文化文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新路径,以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将文化吸引力转化为基层凝聚力,以文化“软实力”激发治理“硬实力”。
永兴街道、溪洛渡街道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溪洛渡文化演艺有限公司、永善县大河艺术团、溪洛渡群艺团等文艺团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治理、移风易俗、预防诈骗、安全生产等各阶段重点工作,以“金沙江畔·和美永善”“党音新风进小区·巾帼风采绽芳华”“淡淡粽子香·浓浓邻里情”“幸福归巢·夕阳助老”为主题,自编自导歌曲、杂技、舞蹈、小品、情景剧等20余个文艺节目,深入乡村、街道、社区和易地搬迁安置区巡回演出,通过文艺节目传递文明风尚,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到街道和社区综合治理中来。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文艺演出活动20余场次,惠及8万余人次。
马楠、伍寨、务基等乡镇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丰富优势,在枇杷季推介系列活动、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期间,组织开展高台舞狮、达体舞、百人芦笙舞、拔河比赛、农特产品展销、水上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软实力”,拉近邻里心、融洽邻里情,让关怀与爱“热”起来、邻里关系“暖”起来。
文化育人 培育基层治理“新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5月16日,在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召开2025年永善县文化市场业主大会上,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为全县16乡镇(街道)执法队负责人,41名文化市场经营场所负责人开展文化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确保文化市场安全稳定规范运营,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每年组织召开全县文化市场业主大会,邀请全国文化市场执法知名专家和县直相关部门人员对全县文旅市场经营单位业主及管理人员开展法律法规、行业治安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噪声管理、出版物市场行政审批等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参训人员安全生产和诚信守法经营意识。
同时,一方面聚焦元旦、春节、五一、七一、中高考、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和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定期巡查、重点抽查、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整治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KTV超时营业、非法出版物销售、不按照旅游合同组织及安排行程、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行为,督促严格履行疫情防控责任,确保全县文旅市场规范、安全、有序运营。
另一方面文旅、宣传、公安、消防救援、卫健、市管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完善联席机制,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针对文化旅游市场执法个案问题,邀请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参与案件分析研判,作出最规范、最严谨的处理意见。
文化润心 营造基层治理“新风尚”
盛夏时节,走进永善县城区大瀑沟谷地公园,处处草木成荫,绿意盎然,景亭、广场、池塘、植物、草坪错落有致;公园A区的善字广场,一个巨大的善字气势磅礴,“善建者·永”4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文化墙上展示了代表永善文化的各类诗词画赋,展现着“善文化”的浓厚底蕴。永兴街道党工委书记付才忠高兴地说:“善文化是基层治理的宝贵资源,我们将持续深化推广,让友善之风浸润城乡,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善文化传播方式,推动基层治理迈上新台阶。”
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不仅在于传承,更在于赋能。地处金沙江畔的永善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昂扬奋进的红色文化,又有传承多年的善文化,还有特征鲜明的民俗文化。为用足用好现有多元文化资源,让其精神内涵春风化雨般滋养群众心田,促进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永善县注重发挥文化在基层治理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独特作用,结合当地实际,通过打造“浓浓乡土情、烟火气、人情味”为主基调的文化氛围,推动家风民风持续向好向上、让新风正气更加充盈,不断增强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
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化馆等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用传统文化的“根”滋养基层治理的“魂”,每年春节前夕,组织文化骨干和文化志愿者深入机关单位、乡村、易地搬迁安置点为干部群众免费拍摄全家福,书写春联20000余副。与此同时,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围绕爱国敬业、孝老爱亲、诚信友善、移风易俗、家庭美德等内容,组织文化骨干深入乡村绘制文化墙,通过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丰富多彩的图案和文字呈现在墙壁上,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传播了文明新风,潜移默化地让广大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治理者”。
为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传承,让厚重的历史底蕴在新时代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县文联组织邀请50余名省市县文艺家及爱好者到黄华、码口、桧溪、青胜等乡镇,开展“水墨金江·魅力黄华”“神奇码口·枇杷小镇”和“百年古镇·商贸桧溪”文艺采风活动,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民族民间文化和农文旅融合亮点,用画笔、镜头和文字描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来源 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通讯员 黄桦 文/图责编 刘榕杉 许伊欣校对 童文文审核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