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玉溪,我爱瓦猫!”——肯尼亚女孩的玉溪之旅

近日,四位来自肯尼亚的女孩在玉溪,开启了一场充满文化魅力与美食诱惑的交流之旅。她们走进聂耳广场、探访青花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玉溪的独特魅力,并用“我爱玉溪”“我爱瓦猫”的中文表达,成为这场跨国交流中最动人的声音。

阳光洒落的聂耳广场上,女孩们驻足在聂耳铜像前。铜像中的聂耳手持小提琴,神情坚定而深邃,仿佛仍沉浸在那激昂的旋律中。随行人员为她们讲解了这位人民音乐家的生平,尤其是他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现为中国国歌)的背景。女孩们凝神聆听,眼中充满敬意,纷纷上前仔细观看、拍照留念。

随后,大家来到玉溪青花街——一个融合陶瓷艺术、非遗传承和特色美食的文化街区。当天的体验重点是制作玉溪传统陶艺瓦猫。瓦猫造型憨萌,既可作为装饰,也寓意吉祥,是当地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女孩们从揉泥起步,逐步学习塑形与纹路刻画。起初手法生疏,但很快她们就沉浸在手工创作的乐趣中。随着指尖与陶土的交流,一件件形态各异的瓦猫渐渐成型。尽管线条仍显稚嫩,却凝聚了她们的真诚与创意。当作品得到老师的称赞时,女孩们兴奋地举起自己亲手制作的瓦猫,脸上写满了成就感。


体验完非遗技艺,青花街的特色美食早已飘香等候。餐桌上,外酥里嫩的烧豆腐、汤汁浓郁的杂酱米线,引得大家食指大动。随行人员介绍,烧豆腐是玉溪最受欢迎的街头小吃,经传统工艺发酵制作而成;杂酱米线则是本地人早餐的经典之选。女孩们有模有样地用筷子品尝起来,咸香与醇厚在口中交织,她们不断点头,用中文连声称赞:“好吃!”

交流过程中,女孩们对中文表现出浓厚兴趣。在随行人员的帮助下,她们认真练习“我爱玉溪”“我爱瓦猫”的发音。当一句句清晰的中文从她们口中说出,现场气氛温馨而欢快。一位肯尼亚女孩表示,这次玉溪之行让她深深爱上了这里的文化、美食和热情的人们,“瓦猫非常可爱,食物也很美味,玉溪真是一座令人难忘的城市。”

此次肯尼亚青年的到访,不仅是一场跨国文化交流,更是玉溪文化魅力的生动展示。从聂耳的红色记忆,到非遗瓦猫的匠心传承,再到滇中美食的烟火气息,每一个环节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受到玉溪的独特韵味,也为两地文化交流搭建了温暖的桥梁。未来,玉溪将继续以文化为媒,吸引更多国际友人走进这座城市,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的美好之约。

文旅头条通讯员 袁润 文

图 李冉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李元

终审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