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安宁:党建聚力 蹚出红梨致富路

近日,昆明闻一多公园“梨好·果蔬汁”健康养生沙龙、“红梨嘉年华”等活动吸引了周边众多居民参加,市民在城区即可感受“红梨之乡”——雁塔村的魅力。这是安宁市县街街道雁塔村红梨文化节首次走出乡村,在昆明市区设立分会场。

近年来,当地党委围绕“支部强、产业旺、群众富”的目标,立足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试验村定位,实施提升红梨品质工程,坚持城乡互促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延伸红梨产业链。如今,雁塔村委会红梨种植基地内,梨树枝头挂满沉甸甸的果实,闻一多公园各类红梨衍生产品深受市民喜爱,村级党组织带领村民蹚出了红梨“出村进城”发展新路。

精耕特色资源,变“土特产”为“大产业”

雁塔村始终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首位,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把基层党组织、农民、高校和市场等各方力量整合起来,为红梨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村党委与西南林业大学合作,聘请农业方面专家学者,对红梨种植、修剪、施肥等技术进行指导培训,提升农户的专业度。

2023年在西南林业大学技术支持下,雁塔村商品果率提升至70%,产值达225万元;2024年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红梨精品礼盒在香港售至88元/件,亩产值突破8000元。

为引导全体村民依靠红梨走上致富路,雁塔村首先将党员聚在农旅结合产业发展链上,带动村民筹建采摘园、农家乐和民宿,开发集农业观光、农事参与、文化体验、休闲纳凉、直播互动等参与性、体验性强的一系列红梨周边旅游产品。

党员张保友带头种植约8亩红梨,成立家庭农场“张园农庄”,红梨在果园地里就被游客采摘带走,“足不出户”实现年收入10万余元。

盘活沉睡空间,变“闲置地”为“文创园”

为盘活利用村级资产资源,雁塔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摸排,根据闲置资产“量体裁衣”,在党员、村民的共同支持下,梨园周边杂草丛生的空地被改造成了土地平整、通水通电、可供举办大型活动的创意空间,至今已在此开展了10余场活动。

7月19日至20日,创意空间将变身红梨文化节雁塔村主会场,村民可以在这里表演自编自导的歌舞、情景剧,邀请游客品梨赏景、同歌共舞。为了让游客能在文化节期间沉浸式了解红梨文化和乡村风貌,村党委与村民还共同设计了红梨寻宝、红梨知识问答、红梨小记者等6个创新体验项目,把休闲度假升华成乡村“文化之旅”。

探索城乡互促,变“村里事”为“城里景”

为拓展特色产业外围链条,让群众增收更上一个台阶,雁塔村党委反复论证,决定以红梨为媒介,探索城乡文化共融的农文旅模式,大力培育“红梨+研学教育”“红梨+美学艺术”“红梨+乡土市集”等城乡融合文旅新业态,促进城乡资源的交流与互动。  

闻一多公园“梨好”生活节现场,红梨市集汇聚梨汁、梨膏等本土农特产,红梨IP共创活动让小朋友们迸发无限创意,“鸭梨爆破员”“梨想诗人”“美梨化妆师”等挑战活动通关便可获得包含红梨、雁塔村消费券的“就不分‘梨’”大礼包,引得市民纷纷打卡,成为现场热点。活动参与人数300余人,发放闯关伴手礼150份,以“反向输出”的形式,为住在城市的居民提供了具有乡村特色的红梨文化盛宴。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