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和平镇的梨园里,成熟的“牛角乌”梨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梨压弯了树枝,梨果批量上市为当地“家门口务工车间”注入蓬勃活力。
在和平镇林果专业合作社的收购点,负责人李波正指挥工人分拣、包装新鲜采收的“牛角乌”梨。果实分拣、装箱打包,工人正在把一箱箱贴好标签的梨果装车,等着发往外地。“在家门口干活每天就能挣120块钱,还能照管田里的庄稼、家里的牲口,比在外头打工实在多了。”和平村村民潘树芳一边给梨果套袋装箱,一边笑着搭话。
这段时间,大德村种植大户赵晓芳家的百亩梨园很热闹,赵晓芳和冯学龙夫妻俩每天都带领着7个到8个工人在果园里穿梭,采摘成熟的梨,忙得不亦乐乎。“来帮忙的都是周边乡亲,都是摘梨老手,哪个梨带点瑕疵,扫一眼就辨得明白,比我自己看还准。每天每个人开100块工钱,中午还管一顿饭。不光采收季忙,平时修枝、施肥、防病虫害,每天也要请十几个乡亲帮忙,我家果园里一年到头都有活干。”冯学龙边摘梨,边介绍。果树林间,村民们摘梨的同时,笑声也在果园里回荡。
近年来,和平镇深挖水果产业链上的用工需求,积极为当地群众量身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通过搭建起种植户、商贩与合作社的用工桥梁,按需求就近派工,让当地村民真正实现“农忙扛锄头、闲时上岗位”。如今,这样的务工点像毛细血管般延伸到各村各寨,既解了全镇水果产业用工的“燃眉之急”,又让村民们的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
2024年和平镇优质水果总产量1.64万吨,总产值超过2600万元。全镇牛角乌梨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其他林果种植面积增加到27000万亩,带动了2000余名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时下,随着各类林果作物相继进入成熟期,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务工工作稳步推进。小小的务工点,已成为和平镇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支撑点和有力抓手。
来源 禄丰市和平镇党委基层党建办(李新才 杨晓丹) 禄丰市融媒体中心(普丽梅)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