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文旅周报 | 元阳哈尼梯田入选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1.红河州原创音乐剧《阿者科》拟获优秀剧目奖!

9月9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获奖名单进行公示,其中,红河州歌舞团原创音乐剧《阿者科》拟获优秀剧目奖!

《阿者科》作为首部以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为创作蓝本的音乐剧,以阿者科蘑菇房的保护与存续为核心,探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还是革新”等现实命题,通过剧中人物在传统与现代冲击下的矛盾冲突,从守护民族文化根脉的视角,揭示“文化传承是民族灵魂根基”的主题。

据悉,音乐剧《阿者科》是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由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红河州歌舞团、红河州诺玛阿美文艺演出公司出品,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支持,红河州歌舞团创作演出。(来源:文旅头条)

2.全球首个“三遗产”农耕文明典范!元阳哈尼梯田入选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成功入选。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成为云南首个入选该名录的灌溉工程。

据了解,加上此前获评的“世界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成为全球首个集“世界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于一身的“三遗产”农耕文明典范。

此次入选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不仅是对元阳哈尼梯田的历史价值与科学成就的肯定,更是对这个“三遗产”农耕文明典范的高度认可,为这份千年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注入了新的动力。(来源:文旅头条)

3.红河州刺绣艺术时装展演在红河石屏举行

9月10日晚,一场融合了古老技艺与现代时尚的红河州刺绣艺术时装展演在云南红河石屏古城举行。活动旨在展示红河州丰富的民族刺绣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夜幕下的石屏古州衙,飞檐翘角与现代光影交相辉映。伴随着民族歌舞的律动,展演拉开帷幕。整场活动分为“绣美红河”“绣意新篇”“彝绣焕彩”“名绣新韵”四个篇章,将观众带入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绣娘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将山川云海、日月星辰、花鸟鱼虫绣于衣襟裙摆之上,那一针一线,既是山水的描摹,也是匠心的凝聚,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歌颂。


据了解,红河州拥有丰富的民族刺绣资源,现有刺绣从业者近五千人,石屏彝族刺绣、屏边苗族刺绣、猛弄刺绣等还被列入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次活动是红河州推动刺绣产业发展系列举措的一部分。展演前,红河州刺绣产业发展推进会顺利召开,红河州绣娘协会也正式成立,旨在通过有组织、成体系的方式,推动刺绣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村妇女就近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来源:文旅头条)

4.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举行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八次集中学习

9月12日,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举行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八次集中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伟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发挥文旅优势,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要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坚持以文化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聚力,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以旅促融,以旅游发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流交往交融。(来源:文旅头条)

5.《花开中国》云南红河篇播出,一起解锁“花花世界”

9月13日18:00,大型花文化融媒体节目《花开中国》云南红河篇登陆央视综合频道,主持人柴璐携嘉宾张馨予、水哥(王昱珩)组成探访团,带领观众深入云南红河,在绚烂的花海中开启一段融汇草木之美、自然之力与人文之韵的震撼旅程。



蒙自市冷泉镇的万寿菊从山脚铺到山腰,阳光一照像撒了满地碎金;蒙自市鸣鹫镇的“北回归线小院”里,月季、大丽花、绣球挤着绽放;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姿态各异的“国风”月季……每一帧都美得像壁纸,看得人心都“开花了”!(来源:云南红河发布)


文旅头条通讯员 孙思漫 整理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