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成都电(融媒体记者 兰芳 文)9月23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在成都城市音乐厅隆重启动。34支群众合唱队伍分为两场展开角逐,来自云南的两支合唱团——红河州文化馆梯田谷雨合唱团与昆明市文化馆春之声合唱团,以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为这场全国性群众文艺盛会注入了浓郁的云南风情。
本届“群星奖”群众合唱类参赛团队整体水平高、艺术表现多元。云南两支队伍凭借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扎实的演唱功底,展现了群众文艺创作的深度与感染力。
红河州文化馆梯田谷雨合唱团成员身着哈尼族节日盛装登台,一曲《丰收乐作》以哈尼族“乐作舞”的韵律为底色,既保留了民间音乐的质朴气息,又展现出专业的合唱控制力。
男声部运用饱满的胸腔共鸣,唱出铿锵有力的劳动之声,如春雷滚过红土高原;女声部则以清亮的头声描摹丰收的欢愉,似谷粒在阳光下轻盈飞扬。歌声从极弱到极强的自如转换,既体现了合唱团员扎实的气息功底,也展现出指挥对作品情感的精准把握。
第二场登台的昆明市文化馆春之声合唱团带来了《谷雨梯田》,一首用现代合唱语言描绘的空灵诗篇。
作品巧妙运用和声的色彩变幻与声量的细腻控制,将元阳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意境娓娓道来:低声部如森林般沉静深厚,支撑起整部作品的基调;中声部似村寨生活般温暖绵延,充满人间烟火的气息;女高音声部如梯田层叠、水光潋滟,清澈而灵动。而各声部间流动的衔接,恰似水系贯穿、雨丝轻落,在听众心中勾勒出一幅空灵和谐的梯田雨景。整部作品演绎层次丰富、融合度极高,展现出云南群众合唱艺术处理现代作品的成熟能力。
云南团队在本届赛事中的出色表现,既展现了群众文艺深深扎根于生活的质朴活力,也印证了艺术创新在基层土壤中迸发的蓬勃生机。这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近年来对群众艺术工作的系统性培育与持续支持。省厅通过着力打造云南省群众文化最高奖项——“彩云奖”,推动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文艺精品,为全省文化繁荣注入持续动力。同时,通过聚焦基层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强化艺术培训与舞台实践相结合,有效带动了群众合唱活动整体水平的提升,使云南合唱艺术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质的同时,不断拓展艺术表达的广度与深度。
在代表全国群众文化艺术最高水准的“群星奖”这一国家级舞台上,云南的合唱之声正如“秋分”时节所蕴含的平衡与丰饶,在艺术创作的广袤田野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丰收之季。
图 群星奖组委会编辑 童文文校对 张楠审核 华芳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