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灵官社区稻田理想研学基地一片热闹。伴随着悠扬的阿苏遮唱调和清脆的迎宾三弦,第五届农民丰收节暨渔乐节正式启幕。游客与村民齐聚田间,共赴这场金色盛宴。这里不仅是丰收的庆典,更是龙川镇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的一扇窗口。

节庆的序幕由一场“金色田园慢跑”拉开。参赛者沿龙川江畔奔跑,穿越稻浪与山水,将运动与自然融为一体。随后的水稻收割、摸鱼、剥玉米、拔河、爬油杆等“农味”十足的项目,把一年辛勤的劳作化作一场全民参与的欢乐嘉年华。

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割稻和摸鱼比赛。田埂上,镰刀翻飞,金黄稻谷应声倒下,空气中弥漫着稻香;水田里,孩子与大人齐上阵,水花四溅,笑声不断。稻田成为舞台,农人化身演员,丰收的场景以最质朴的方式被重新演绎。“这些活动让我们在欢乐中找回了农耕记忆,也让游客感受到了农业的厚重与鲜活。”村民杨大姐说。

龙川镇地处滇中要冲,交通便利,却始终保有厚重的文化积淀。从古朴的明代灵官桥,到红军长征留下的红色印记,再到彝族歌舞、三弦迎宾,节庆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开幕式上,《庆丰收》《丰收中国》等节目轮番上演,展现乡土艺术的魅力;晚间的乡村音乐会则把现代乐音与篝火欢歌融合在一起,让返乡游子与外地游客都能在田野间找到共鸣。农特产品展销会与小吃街,则把龙川的生态产品、农家味道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丰收节已不仅是农事节点上的“节日”,更是文化认同与情感凝聚的重要纽带。在热闹之外,今年丰收节特别设置了“脱贫攻坚知识抢答赛”。29个村(社区)组成的7支队伍同台竞技,围绕政策知识展开比拼。台上你追我赶,台下掌声阵阵。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它让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中重温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也在潜移默化中把乡村振兴的方向与信心传递下去。正如一位参赛选手所说:“丰收不仅是稻谷满仓,还要有思想的充实和信念的丰盈。”
近年来,南华县龙川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兴业”,把稻田经济、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丰收节正是这一战略的集中展现:它既是对农业生产的礼赞,也是推动农旅融合、产业增收的有效抓手,更是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重要舞台。

在这里,稻田不只是产粮的田,更是融合生态、经济、文化与教育的“增值田”。稻鱼共生的绿色模式、稻田课堂的研学体验,与丰收节上的民俗竞技和政策教育,共同构成了龙川镇乡村振兴的立体图景。一场节日,浓缩一方实践。龙川镇用丰收节讲述的,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故事,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 南华县龙川镇
责编 李舒琪
校对 张楠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