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喜庆氛围浸润云南省楚雄州10县(市)的田野乡间。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农业大州,楚雄的丰收季不仅是颗粒归仓的喜悦,更是各族群众携手践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从坝区连片的稻田到山区热闹的集市,从载歌载舞的文化舞台到充满童趣的田间课堂,丰收节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载体,让民族团结的暖流在收获的季节里流淌,让共富的希望在同心协作中绽放。
稻田协作,金黄浪里漾起团结情
楚雄鹿城、禄丰金山镇等坝区的稻田间,收割机轰鸣着穿梭在金色稻海,各族群众自发组成的“互助小分队”活跃在田埂上。有人搭手搬运装满稻穗的箩筐,有人耐心指导游客体验手工打谷,田边悬挂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庆丰收年”横幅格外醒目。大家不分你我,主动分享农耕经验、补位帮忙;有人照看孩童,有人准备午饭,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交织成“团结协作”的画面,既让收割效率大幅提升,更让彼此的心在劳作中贴得更近。
集市抱团,产销联盟激活共富力
南华松茸交易市场、武定高原农产品展销区、双柏文创集市里,由各族群众组成的“民族团结产销联盟”成为亮眼风景线。大家打破隔阂,共享冷链物流资源降低运输成本,联合开展电商直播将松茸、高山蔬菜、民族手工艺品推向全国市场;集市角落的“科技助农驿站”前,农业专家为各族农户答疑解惑,从品种改良到病虫害防治,从包装设计到品牌推广,全方位助力丰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如今,这样的联盟已带动全州千余户各族群众增收,让“抱团发展、互利共赢”的共富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共舞,歌舞声中凝聚认同感
各县市丰收节的文艺汇演现场,处处洋溢着文化交融的热烈氛围。各族群众身着特色服饰,同台演绎欢快的歌舞,既有展现农耕生活的传统曲调,也有歌颂民族团结的新编曲目,舞步轻快、歌声嘹亮,台下观众不分民族,跟着节奏鼓掌、喝彩,共享文化盛宴。部分县市还通过情景剧、小品等形式,再现各族先民共同开垦土地、修建水利、守护家园的历史场景,让大家在生动的演绎中,深刻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进一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研学传薪,田间课堂播撒同心种
全州多所中小学将“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组织各族学生开展“丰收研学”活动。孩子们在果园里学习蔬果采摘技巧,在稻田里用稻穗拼贴“石榴籽”“中国结”等象征团结的手工作品,还共同绘制了长达30米的“丰收共富图”,用画笔描绘各族群众一起劳作、分享果实的温馨场景。在弯腰劳作、携手创作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孩子相互交流生活趣事、分享成长点滴,欢声笑语间,“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悄悄在心中扎根,让团结的薪火在新一代中代代相传。
在楚雄州,中国农民丰收节早已超越了“庆祝丰收”的表层意义,成为连接各族群众情感、凝聚发展共识的“连心桥”。从稻田里的互帮互助,到集市上的抱团共赢;从文化舞台上的精神共鸣,到田间课堂里的薪火相传,每一个场景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楚雄州将继续以丰收节为纽带,把民族团结的力量融入乡村振兴的每一个环节,让各族群众在共同耕耘中收获更多幸福,在携手前行中绘就更加壮阔的共富图景,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开花结果。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陈明海 通讯员 张雁 文/图
责编 李舒琪
校对 杨燕婷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