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宽广万里不迢——写在“2018海外·昆明周”开启之际

2016年7月,行走在英国伦敦皮卡迪利广场和利物浦火车站的当地民众和游客发现,LED屏幕上滚动出现了一系列“国际范”十足的镜头:滇池渔舟、金马碧鸡、翠湖春晓、石林胜景、老街小巷、四季飞花、乌铜走银、海鸥飞舞……由此,人们认识了万里之外的一座亚洲城市——云南昆明。

这是昆明市首部面向海外进行展示的对外城市形象片,也是昆明对外交流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近年来,昆明与英国在经贸、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交往活跃,并于2016年与英国利物浦市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参加利物浦国际商业节,在英国成功举办第一届“昆明周”。

今年6月12日-19日,昆明市副市长王建颖率队出访英国,参加2018年第二届利物浦国际商业节,在利物浦市举办“2018海外·昆明周”活动。活动期间,昆明市与利物浦市举行工作会,签署双方合作宣言,今后将建立两市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合作,以此促进两市友好关系发展。同时,还举办昆明大健康产业推介会、昆明少数民族文化展利物浦启动仪式等活动。

“2018海外·昆明周”从愿景到现实

“2018海外·昆明周”早在2015年就开始酝酿。2015年9月,英国有关方面拜访昆明,就昆明参加利物浦国际商业节并举办“昆明周”、昆明与英国城市结好等项目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为进一步推进昆明与利物浦市的合作,同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赴成都与在华访问的英国利物浦市市长乔·安德森会晤,就昆明参加利物浦国际商业节、举办“昆明周”、两市结好等事宜进行讨论。

经过前期洽谈和一系列准备工作,2016年2月,利物浦市与昆明市共同签署了《中国昆明和英国利物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协议》,确定了在利物浦举办“昆明周”系列活动,两市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6月,昆明市政府代表团、企业代表团、文艺表演团参加利物浦国际商业节,举办“英国·昆明周”活动并举行了昆明专场推介会,与利物浦足球俱乐部洽谈开展足球合作事宜等。

开周仪式上,“来自昆明的礼物”大型展棚里上演了云南少数民族歌舞表演、企业展示宣传接洽、少数民族服装体验、昆明图片展、昆明景观虚拟现实体验等节目,扩大了昆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化合作续写发展新篇章

今年的“海外·昆明周”活动,昆明在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创意等方面,继续与利物浦市展开交流与合作。

昆明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目前引进了昆明世青国际学校等5所国际学校;11所优质高中开设了国际部,就读学生2000多人;全市30余所中小学校与国外学校缔结了友好关系,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中小学生在昆明市就读。

此次出访,昆明既要带着教育项目“走出去”,也要把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据介绍,在昆明与利物浦校园足球合作项目的基础上,代表团通过访问英国利物浦市等地,争取在校园足球、学生交流、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时,争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到昆明开展合作办学,并引进优质高中课程,开展联合培养学生、交换生等项目;此外,希望能够建立中小学之间的交流机制。

昆明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紧扣云南省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建设“中国健康之城”目标,从大健康产业、医院专家互访、医疗技术合作、学科建设、人才交流等方面,与利物浦市开展交流与合作。

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昆明对外开放多点开花,而“2018海外·昆明周”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作为云南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科技、教育中心,昆明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为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昆明出台了《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昆明市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意见(2017—2030年)》《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促进条例》等文件,为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描绘了发展路线图。

根据《实施纲要》,昆明在2017年到2020年,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要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到2025年,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特征需初步显现;2026年到2030年,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多措并举助力昆明蓄势腾飞

随着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这一目标的提出,昆明在经济、文化、大健康产业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昆明瞄准南亚东南亚市场需求,承接国际国内高端制造业、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进出口、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业务,将昆明综合保税区、昆明高新保税物流中心、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多功能复合型国际保税物流园区。

此外,昆明整合会展场馆资源,培育了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品牌展会。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提升文化、教育等软实力。滇池泛亚文化艺术节、昆明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会、中美文化交流、云南-法国文化周、小水井合唱团走出国门演出等活动,增进了昆明与各国的文化交流,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提供了支撑。

下一步,昆明将开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办学、文化交流及人才培训等活动,到2020年,国际学校达到6所;到2025年,达到9所;到2035年,达到15所。

当前,国家正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云南也着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作为国家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昆明将紧抓机遇,推进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

一方面,昆明继续开展与全球健康城市的友好交流,引入优质大健康产业资源,合作共建示范项目;另一方面,支持本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走出去”,实现昆明优质医疗资源更大范围对外辐射;同时,系统整合南亚东南亚的优势医疗资源,挖掘南亚东南亚对健康服务的消费需求,在昆明集中建设南亚东南亚特色健康产品、特色健康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交易平台,开发一批针对性较强的健康产品和服务。

此外,昆明还将加强同长江经济带、珠三角重点城市等医疗发达地区的合作,加强产业协作和项目对接,引入先进医疗、生物医药等大健康资源,推进互利互惠、共赢发展。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英国与昆明虽相隔万里,也能扬起友谊的风帆。昆明将继续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更多国家、城市促合作、谋发展。

 

新华网 韩文萍

责编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