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昆明官渡国际文化旅游节——2025官渡国潮渔灯会”璀璨启幕

10月1日,首届“昆明官渡国际文化旅游节——2025官渡国潮渔灯会”在官渡古镇璀璨启幕。这场文旅盛宴将持续至10月8日,将千年古渡文化与现代国潮元素深度融合,用传统与科技交织的演绎,为游客打造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也为祖国生日献上独特“文旅厚礼”。


清晨的官渡古镇,节日氛围已格外浓厚。随着“华彩映月·乐活官渡”百人吉他快闪开启,渔灯会正式拉开帷幕。百余位表演者手持吉他,奏响《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红歌,旋律在街巷间回荡。游客们自发加入,手执国旗同声高歌,红色旋律与古镇烟火气交融,成为国庆当日最动人的画面。

快闪过后,三大主题巡游轮番登场。民族巡游率先启程,云南各族表演者身着绚丽盛装,从广福路牌坊主舞台出发,彝族绣花头饰、傣族孔雀裙摆、白族扎染围裙相映成趣,伴着民族乐曲载歌载舞,尽显“多元一体”的民族风情,游客纷纷跟拍记录热闹瞬间。

渔灯主题巡游则让“古渡渔灯”文化具象化。数十人组成的渔灯方阵里,渔灯形态各异:有的复刻古船灯质朴造型,灯壁绘着官渡古渡繁忙景象;有的以“鱼跃龙门”为灵感融入现代设计,灯光流转间灵动鲜活。这些渔灯承载着千年水运文化,与古镇古建筑相映,仿佛重现“渔火满河”的盛景。


民俗巡游聚焦“地道官渡味”,舞龙舞狮队打头阵,金龙随鼓点蜿蜒、红狮踏节拍腾跃,引得欢呼不断。随后,民间艺人现场展示剪纸、糖画、捏面人技艺,剪刀翻飞剪出“官渡牌坊”“金刚塔”,糖稀化作小鱼、蝴蝶,让孩子们驻足流连,在表演中传递民俗文化魅力。

主舞台区域“好戏连台”,从早到晚精彩不停。传统滇剧与花灯表演是重头戏,老艺术家演绎的《三击掌》字正腔圆,《探干妹》诙谐生动;新生代演员同台献艺,将现代表演技巧融入传统剧目,让两项非遗焕发新生。“文旅志愿行”活动同样亮眼,话剧片段引人入胜,川剧变脸惊艳全场,舞蹈与歌曲演唱互动频繁,欢声笑语满古镇。



九转花街的古风体验区,是“穿越古今”的绝佳去处。古风乐坊处,演奏者身着汉服,在亭台间弹奏琵琶、古筝、笛子,《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的悠扬乐声,让游客沉醉其中。国风舞蹈表演更令人惊艳,舞者身着秦汉曲裾、唐代齐胸襦裙、明代袄裙,广袖翻飞间展现传统服饰之美与礼仪之盛,不少游客上前合影留念。


古风NPC互动增添趣味,古装NPC穿梭街巷:文人持扇吟诗、掌柜热情“售物”、侠客演绎江湖故事,游客可参与小游戏赢礼品,孩子们追着NPC体验“梦回千年”的快乐。窗台演绎区的旗袍佳人,身姿优雅、韵味十足,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风景线”。


夜幕降临,古镇迎来高光时刻。百余架无人机腾空,在夜空组成“官渡欢迎您”“官渡牌坊”“金刚塔”等图案,与地面渔灯交相辉映,游客纷纷举机记录震撼场景。国庆主题灯光秀以古镇牌坊为“画布”,用投影技术展现官渡从古渡繁忙到现代繁华的变迁,光影与音乐结合,让游客直观读懂古镇历史。




为深化文化体验,渔灯会设置“穿越八景”环节。清光绪进士宋嘉俊笔下《官渡渔灯》的八句诗词,化作八个主题景观散落街巷水岸:宝象河上,游客乘花船泛舟,感受“朝泛昆池艇”意境;路口及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文学艺术馆区域,主题景观与展览结合,游客可通过文物与图文,了解官渡历史建筑与民俗,领略“江空月吐痕”的深邃。


游园集章活动为旅程添趣,游客可在游客服务中心领取集章卡,卡上标注打卡点与文化介绍,收集15个及以上印章并带话题#官渡古镇# #来官渡古镇一起欢度国庆#发布社交平台,即可兑换限量纪念品。同期开展的首届春城摄影周“官渡渔灯”主题摄影展,百余幅作品定格渔灯夜景、古镇烟火与非遗风采,其中《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渡梨园”》等作品,让游客通过镜头感受官渡的历史与当下。此次渔灯会10月1日至3日有万象城联动抽奖,小米烤箱、露营车等好礼等您来拿。


双节同庆的官渡,华服与渔灯相映;盛世中华的当下,传统与现代交融。这场盛会既是文旅盛宴,更是古镇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邀您相约官渡,在渔火与灯光中,邂逅古典与现代交织的鲜活古镇。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姚智慧 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责编 刘榕杉校对 童文文审核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