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酒歌》的旋律在苏州乐园森林世界响起,哈尼族《哈尼宝贝》的节奏点燃苏超足球音乐嘉年华——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正以全新姿态走出云南。9月27日,新乐府“不如跳舞·西南跳舞场”主题项目首次亮相苏州,8组西南音乐人跨越地域界限,在长三角掀起“音乐+舞蹈”热潮,并借世界音乐的东风,迈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拉祜族音乐人阿晶)
长三角首秀:一场跨越千里的音乐对话
9月27日,“不如跳舞·西南跳舞场”在苏州的首次亮相,成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走进长三角的关键契机。这场以云南音乐为核心的文化盛宴,并非凭空而来——此前新乐府已深耕云南音乐资源,与云南代表性乐队山人乐队深度合作,挖掘整理多首云南少数民族根源民歌。这次苏州首演,精选《酒歌》(彝族)、《哈尼宝贝》(哈尼族)等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巨大流量的云南民歌,邀请阿晶&牧羊人乐队、蛮虎乐队、高洪章、FAN傣乐队、IDO艾镀等云南本土非遗音乐传承人与跨界年轻音乐人共同创作,以世界音乐为表现形式,最大化释放云南音乐的舞蹈基因。

(佤族音乐人IDO艾镀)
首秀选择借“苏超”热点落地苏州,让云南音乐与长三角文化场景碰撞出独特火花。现场听众随着云南民歌的节奏起舞,在肢体互动中感受来自彩云之南的热情——这不仅是“不如跳舞·西南跳舞场”的首次公开亮相,更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打破地域限制,与东部沿海文化实现深度对话的标志性时刻。

(彝族音乐人高洪章)
世界化表达:让云南音乐成为国际“通用语”
“不如跳舞·西南跳舞场”的横空出世,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赋予了世界化的表达语境。项目充分利用云南与牙买加处于同一维度的地理特质——这种共性让云南音乐天然携带“放松快乐”的基因,能通过“音乐+舞蹈”激发人体多巴胺、肾上腺素与内啡肽分泌,精准契合全球受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来自玉溪的牧羊人乐队)
在创作层面,新乐府延续了此前“国际音乐人+云南本土资源”的成功模式:曾引进17个国家近60位音乐家(含近十位格莱美获奖音乐人)参与民族音乐创作,此次也将通过世界音乐的编曲逻辑,让云南民歌的旋律与国际化的演奏技巧结合。更值得关注的是,拉祜族音乐人阿晶的成功案例已提前验证这一路径——通过与新乐府合作,阿晶带着云南音乐参加韩国光州街头音乐世界杯,荣获前五名;受邀赴捷克、德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国演出,成为云南音乐走向世界的“先行者”,10月,阿晶受联合国副秘书长的邀请,前往联合国总部演出。“不如跳舞·西南跳舞场”将进一步放大这一效应,通过国际化的演出交流,让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从“地域特色”升级为能被全球受众感知、喜爱的“通用语”。

(傣族音乐人FAN傣乐队)
首秀到长效:构建云南音乐的全球传播生态
“不如跳舞·西南跳舞场”的首次亮相,只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世界化的起点。项目将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持续推动云南音乐的破圈之旅:11月将登陆上海豫园开展为期一周的主题活动,后续还计划落地佛山、厦门等地,让云南音乐借助文旅场景,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开枝散叶。

(观众和演员一起跳起打歌)
在传播层面,项目已搭建起“权威背书+流量放大”的全球传播矩阵:联合腾讯音乐人扩大线上声量,同时将在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民族画报》等平台,向国内外受众系统展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与价值。这种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布局,将让“不如跳舞·西南跳舞场”的首秀成果持续发酵,推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走出西南边陲,真正实现“舞动中国、声动世界”的长远目标。

来源 中宏网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