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红河州各县市紧密部署,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提升技能素质、健全权益保障等措施,着力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开远市:聚焦重点任务 凝聚纵深推进合力
开远市召开2025年产改工作推进会,明确下一步重点方向。会议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扩大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工会覆盖,引导产业工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聚焦技能提升与创新驱动,着力构建“教育—科技—人才”生态圈,深化校企合作实施工匠培育计划,提升技能人才待遇地位,激发创新活力。健全协同机制方面,要求开远市总工会强化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主动履职、打破壁垒,实施“园区产改攻坚行动”,鼓励基层探索创新,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工人四方协同的改革共同体,确保产改任务全面完成。

弥勒市:凝聚合力系统部署 推动产改走深走实
弥勒市召开2025年产改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系统部署改革任务。会议审议通过未来两年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方案,新增市级试点企业,强调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新业态领域组织覆盖,发挥“劳模宣讲团”作用引导产业工人。聚焦权益保障,要求深化技能培训体系,落实能级工资制度,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提升工人获得感、幸福感。会议压实各成员单位责任,要求各单位以州级考核为契机确保任务完成,并围绕低空经济、农业等重点产业深化产教融合,开展定制化培训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坚持试点先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现代工匠”培养模式,要求各方树立“一盘棋”思想协同推进。

红河县:“三维组合拳”激活园区产业发展新引擎
红河县紧扣省级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以“育能+暖心+提质”三维组合拳推动产改。技能培育方面,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牵头成立6家企业技能联盟,开展焊接、BIM技术等培训,带动园区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60%,生产效率提高25%。星盛建材党员技术组研发的“循环晒场”技术使50余名工人掌握核心技能,年增产值超2000万元;“巧工坊”开展电工、民族刺绣等实用工种培训,就业率达94.5%。权益保障方面,园区企业探索创新激励机制,建成“乐业驿站”提供爱心食堂、儿童托管服务,并开通定制交通线路,有效解决工人后顾之忧。提质增效方面,建立“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机制,中级以上技能人才月收入显著提高,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产业工人平均工资提高30%。下一步将扩建实训基地,计划三年内培育500名高技能人才。
红河州各县市正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有力举措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锻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

文旅头条通讯员 瞿建周 李倩 赵成金 莫彦 文
图 开远市总工会 弥勒市总工会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张楠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