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 | 《吾儿十五书:山河为卷,心灯长明》

吾儿亲启:

此刻提笔,窗畔三角梅如云如海。而你,恰好站在15岁的光里,身姿挺拔,眉眼清澈。望着你,时光仿佛骤然回流——那些烙于心的点滴片刻,顷刻间涌至眼前。

这封信,是妈妈对你从萌芽之初到少年初成的温柔回溯,也是向着你未来宽广的五年青春韶华,寄去的一纸殷殷期许。

初识:你英雄般的父亲

2008年5月12日,汶川撕裂的新闻灼烧双眼。那个沉寂已久的号码如惊雷炸响死寂的午后。

“刚递了请战书,去汶川。”你父亲的声音裹着山风的粗粝,“可能……归期未定。”

相识尚浅,他却将“生死未卜”直白地摊开在我掌心。话筒滑落,指尖的冰凉与听筒残留的声线温度,是那一刻唯一的知觉。阳光在地板上爬行,时间凝固。

他未曾问询,只告知“我要去”;未计安危,只匆匆托付牵挂。那一刻,我骤然读懂:他胸腔里搏动的,远非小家温情。当山河崩摧处需人擎天,他的心瞬间撑开成一片汪洋,将千万苦难与希冀,尽数揽入怀中。

这双手,既能于废墟之上托举起陌生生命的微光,也必能稳稳承接我余生的所有重量。原来最深的托付,并非“独爱我一人”,而是他敢将滚烫的心,投向那苍茫破碎的人间,以爱为薪,点燃希望。

孕始:致腹中的你

2010年4月14日,王府井的霓虹映着未冷的餐盘,两张发烫的电影票还握在手里。刺耳的手机铃声骤然撕裂夜晚——玉树地震了。

你父亲猛地看向我,千言万语凝成一声请战:“让我去玉树!汶川经验我有,流程我熟!高海拔不怕,我能扛能熬!”话音落,我攥紧电影票,纸边深陷掌心。沉默在空气中凝固,连腹中悄悄伸展的你,也屏住了呼吸。

他俯身轻贴我隆起的腹部,低语着“未知生焉知死”。后来,当你的小脚如鱼儿摆尾般骤然鼓起,我骤然彻悟:生,原是死埋下的温柔伏笔;而这份静默的守望,正是爱最初的模样。

此后,我的心魂日夜飘向青海,飘过风雪中的巴颜喀拉山,在电视里每一帧模糊的救援画面上焦灼搜寻——那些冻紫的嘴唇、青白的面容、在寒风中踉跄的白衣身影中……我多么渴望捕捉到他的面容!

然而,镜头里始终没有他。他如高原上一粒沙、一株草,平凡地融入了那片苍茫。但我深知,他在:在每一盏彻夜不熄的帐篷灯火里,在每一副凝结冰霜的担架上,在每一个被疼痛折磨却重燃希望的伤者身边。他更在我每一次抚触胎动的掌心,在我们无声却滚烫的牵挂里,无处不在。

初度:你好,新世界

初见,护士把皱巴巴的你放在我胸口时,你攥着的小拳头里还藏着胎脂。阳光带着初生的温柔钻进产房,在你耳后投下细绒毛的影子——原来新生的灵魂,真的带着光。

你初啼的那一声,轻得像小猫呢喃,却地动山摇般颤抖着我的人生。这世界有太多坚硬的棱角,可柔弱的我甘愿化作你最初的软垫,让所有尖锐都先裹上我的体温。

牙牙:周岁的呢喃

你扶着沙发站起时,突然清晰地吐出“M~U~A”字。我愣在原地,看着你眉眼弯弯咯咯笑的模样,突然懂了仓颉造字的神迹——有些声音,本就是为了击穿时光而生,轻轻叩在心间,便刻下永恒的痕。

墙角的身高线划到第七道,你学会用手指戳书本上的蝴蝶,学会在摔倒时自己撑起身,这是对成长最直白的应答。古人说“牙牙学语”,可我听见的何止是语言?那是你踮起脚尖叩问世界的回声,是生命带着初生的柔软,写下最勇敢的宣言。

纵使未来风雨叠至,愿你永葆赤子之心,不怯于发出独属于自己的声音,心声永远如这般清澈,坦荡地留在时光里。

孩提:踉跄的诗

你趿拉着外婆的拖鞋满屋晃,你把最大最红的草莓塞到我嘴里,心疼地指着洗衣机问: “衣服疼不疼呀”,仰头望着窗外的月亮,好奇地问:“它的妈妈在哪里啊”——小小的你,脑袋里藏着整片宇宙的可爱问号。

你总是像个天使一般,弯头微笑着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和美食,原来最宝贵的善良从不是教出来的,它如呼吸般自然,源自生命最初的光亮,是刻在心灵内的自然本能。愿你心若琉璃,永葆这份澄澈。纵使尘嚣世相,皆以复杂相报。

《礼记》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可你教会我的,远不止这份天性之爱,是如何以孩提时期的模样,带着笨拙的勇敢与跌撞的伤害,纵然步履踉跄,始终用滚烫的热忱去热爱世界。

幼学:眼里的炬光

2020年2月11日,一束阳光越过窗沿漫入客厅,在地板上投下寂静的长影,家具被描出一道暖融融的金边。你正趴在茶几上画抗疫英雄,我微信语音里的呼吸带着电流声:“收拾行李,我去湖北咸宁。”你把彩笔一摔:“爸爸又当英雄去?都不跟我这个男子汉商量!”拉开抽屉,指尖抚摸他汗渍淡痕的衬衫,消毒液标签在颤抖中模糊,泪珠砸落护目镜,碎成一片要替他看清前路的光。

他和354位战友裹着寒气登上去咸宁的飞机时,我才彻悟:爱何止是岁月静好?是他接令时攥皱通知的指节,是告别时眼底深藏的愧疚,是防护服上“云南”二字在疫区街头散发的温度,是我们守着电话,既怕铃响又盼铃响的煎熬。

指尖一遍遍划过赤壁地图——那古战场的烽火,仿佛被他即将踏上的足迹重新点燃。我的心,如同汶川的落石砸伤处,又似玉树冻裂的冻疮。可他留在我掌心的温度灼烫——他是举拳宣过誓的党员啊!国难当头,唯有前进。

九岁的你举着画满小红花的奖状贴在冰箱:“爸爸的勋章在这儿!我以后也要当英雄!”那一刻,国与家因你们而圆满,如同春日暖阳穿透阴霾,温柔山河,也安定了我这颗在风雨中守望的心。

总角:叛逆的诗

你把头发留得垂落眼帘,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震耳欲聋的关门声响划破天际,裹着青春期的热烈又自我的宣言。可每当深夜你伏案苦读,那杯被我悄悄换上的热牛奶,总会见底。——原来所有的倔强和叛逆,只是一身坚硬的铠甲,里面守护着一颗柔软又滚烫的心。

带你去看《觉醒年代》,当你为延年红眼落泪那一刻,我知道有些种子从来不会沉寂,终会破土而出——那是关于家国与信仰的星火。总角之年的少年啊,像一株未开的紫藤,枝蔓看似盘虬蜿蜒,实则早已循着阳光的轨迹,在无人察觉处暗暗蓄力。

束发:志学的黎明

指尖触到即将十五岁,比我高了半头的你,手指竟然有些微颤。你的发丝从我指缝间轻轻滑落,如同一帧帧倒带的时光影像,悄然穿越十五年的春夏秋冬。你对着镜子细细抚平衣襟,说:“妈,我想考市重点”,声音里的坚定,是我从未见过的独属少年的锋芒。

《论语》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可妈妈知道,你立志的,远不止于学问。书桌深处压着的信笺上,一笔一划落着“未来我要保护妈妈”,字里行间的担当,早已胜过庄重的束发之礼,更似少年为自己写下的成年誓约。

展望舞象至弱冠

吾儿,你将踏入舞象之年,这是学古武舞、体魄心智趋熟的关键期。妈妈有几句话赠予你:

强健体魄、坚韧意志,望你坚持锻炼,学会忍耐克服挑战,永不言弃。

勤学善思、明辨笃行,学知识,学处世,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探索热爱。

勇担责任、心怀感恩,对己对家对社会负责,铭记帮助,分担家事,以温暖回馈世界。

广结益友、慎独自律,真诚坦率,择善而友,共赴成长,守心自律、持正据诱。

探索自我、无惧试错,前途漫长且明亮,脚步坚实,成长可期,妈妈永远是后盾。

十五载春秋流转,你从牙牙学语到挺拔少年的成长点滴,都是妈妈藏生命里的珍宝。前路纵有风云万千,亦有星光机遇。请永远记得:家是你回头即望见的港湾,家人们的爱将是那盏不灭的灯,长夜亦常明。愿你以健康为盾、智慧为刃,行存善良,意志坚韧,去书写你独一无二的青春热烈篇章吧!

永远爱你的妈妈

2025年8月8日

文旅头条通讯员 蒋云云 文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张楠

审核 李元

终审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