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3个案例入选云南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近日,云南省公布了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此次入选的案例共有30个,其中,红河州有3个案例成功入选!

名单如下:

此次入选的3个案例分别是红河州广播电视局《创新“1234”工作方法 推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开远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艺培机构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为魂 旅居为体——弥勒梅花温泉社区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旅居高质量发展》,这些案例有何亮点?一起来看!

红河州广播电视局《创新“1234”工作方法 推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取得成效】

一、高位推动,提高“一个站位”

红河州人民政府印发《红河州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全国试点实施方案》,将“完成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全国试点工作”写入2024年《州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州《政府工作报告》。组织召开红河州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全国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明确了27项试点工作重点任务清单。通过一系列高位部署措施,推动各县(市)、各单位切实站在服务全州各族群众、完成州委、州政府重大工作事项、打造全国示范样板的高度,充分认识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全国试点工作的重要性。

二、整合资源,建成县级“两个中心”

为统筹管理、系统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各项工作,在各县市的大力支持下,在不增加机构人员编制、不增加大的投入的前提下,整合县市广电局、广电网络公司等部门、企业现有的机构、编制、人员、服务场所等相关资源,实体化建成13个县级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中心和维修服务中心,并开设线上、线下服务窗口,统一规范运行管理框架、报修流程、服务标准、运维标准等,确保了广电基本公共服务工作有机构管、有人员抓,老百姓找得到、有感受。

三、织牢“三张网络”,夯实广电基本公共服务基础

为进一步夯实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基础,红河州着力织牢地面数字无线信号传输覆盖网、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基层广电维修服务网“三张网络”,确保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更多群众。

四、对照标准,着力做到“四个强化”

结合红河州实际,重点从节目内容供给、基层维修服务、智慧广电应用、制度机制保障四个方面强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供给和保障。

(群众到蒙自市芷村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站(为民服务中心)办理相关业务)

绿春县中心敬老院老年人集中收看电视节目)

开远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艺培机构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取得成效】

一、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

将艺培机构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机构获得了平台,从“封闭教学”走向“开放展示”,既提升了监管效能,促进了艺术培训行业健康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基层文艺骨干队伍年龄老化、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推动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业态、新场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开展青少年文化艺术成果展演活动60余场,为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注入活力。

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

2024年以来,艺培机构参与完成云南省第二届青少年(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演出、“缤纷四季 歌舞红河”红河州2024年群众合唱展演(春季篇)、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秋季)黑泥地社区示范展演等文艺演出20余场,惠及群众4万余人。

三、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过引导艺培机构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群众得到了实惠,免费享受优质课程、演出,广大青少年及文艺爱好者在学习掌握艺术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让群众成为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者和供给者,促进全民艺术普及的深入开展,极大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2024年以来,艺培机构参与开展歌曲、舞蹈、器乐、书法、绘画等文化文艺惠民培训36期,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到各分馆、学校、企业、馆办团队及文艺队等进行辅导、培训40场次,辅导人数7388人次,有效释放艺术培训行业社会效益。

(2024年9月15日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艺培机构参与演出)

(2024年12月19日 奏响时代赞歌文艺演出,艺培机构参与演出)

(2024年开远市老干部“七一”文艺演出,艺培机构参与演出)

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为魂 旅居为体——弥勒梅花温泉社区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旅居高质量发展》

【取得成效】

一、片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市级资源倾斜投入和社区自身积极建设,梅花温泉社区已构建起密度高、功能全、体验佳的“十五分钟旅居文化服务圈”。市级三馆服务通过社区端口有效延伸,社区自建文化空间活力彰显,年均服务旅居客、游客及本地居民超过60万人次。旅居客对社区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度、满意度持续攀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实效性在片区得到充分验证。

二、社区文化品牌与旅居吸引力同步提升

“温泉文化”“弥勒市旅居联谊会”“弥勒市旅居艺术团”“旅居阅读营地”等已成为梅花温泉社区的闪亮文化名片,吸引了各级媒体关注报道。社区自主举办的节庆活动、非遗体验、惠民培训等形成稳定文化供给,旅居客文化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该片区文化服务的好评率超过95%。梅花温泉社区正逐步成为展示“一到弥勒就快乐”文化服务水准的样板社区。下辖自然村——大梅花村旅居在2024年入选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汇编》在全省范围推广。

三、文旅融合有效带动社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梅花温泉社区旅居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体现在旅居客流量和消费额的稳步增长上,839户居民发展家庭旅馆、民宿及餐饮等服务产业,638户居民自营民宿、家庭旅馆(不包括出租房),共有客房25236间,床位43848个,日均可接待游客43848人,年均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980个。2024年接待旅居客约20万人次,预计2025年接待22万人次。2024年弥勒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779.28万人次,同比增长18.21%,实现旅游总花费217.43亿元,同比增长15.56%。公共文化服务作为软实力和黏合剂,在提升社区旅居品质、促进主客和谐、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经营者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支撑。

(梅花温泉社区“湖泉广场”夜间群众文化活动)

(梅花温泉社区辖区文旅活动——阿细跳月民族节)

(梅花温泉社区辖区文体旅活动——弥勒半程马拉松活动)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捷 文

文图来源 各申报单位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