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专场在云南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昆明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昆明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亮点及经验。

“十四五”时期,昆明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核心,坚持旅游资源产品化、旅游产品市场化,加快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从“旅游过境地”向“休闲度假目的地”转型,交出亮眼答卷。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昆明接待游客总数和旅游总花费年均增速分别达24.27%、26.65%;2025年1月-9月,接待游客2.8亿人次、实现旅游花费3551.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5%、12.50%。
理念转变,全域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近年来,昆明打破“景区孤立发展”思维,构建“全域空间融合、全产业链联动”模式。一方面打造六条“黄金旅游线路”,串联滇池黄金岸线、大翠湖人文圈等资源,以6.29万亩湖滨生态带和108公里绿道串联43个湿地公园与20余个美丽村庄,滇池沿岸重点村落年客流量破千万人次,村民人均增收近千元。另一方面深化“旅游+”跨界融合,举办上合昆明马拉松等赛事,打造2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创建11个省级金牌旅游村,推动农文旅、体文旅深度融合。
聚焦游客“体验感、参与感、沉浸感”,昆明培育三大核心新业态,满足多元需求。在夜间消费领域,建成4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1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昆明老街—南强街区、斗南花市成为“夜昆明”新地标;在沉浸体验方面,环滇池绿道、草海开合浮桥等成为城市新打卡地,篆新农贸市场、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等“市场游”场景走红,翠湖博物馆群落及各类节庆活动深受青年喜爱;在休闲度假领域,“旅居昆明”品牌效应凸显2025年1月-9月旅居人数达114.10万人,同比增长41.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吸引280.59万人次参与,成为“以节促旅”标杆。
此外,昆明推动文旅产品从“同质化”向“品牌化”转型,新增A级景区18个,完成西山景区升级、世博园改造及石林景区数字化建设。围绕“观鸥季”“赏花游”等IP,实施“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计划,联动头部平台触达年轻群体;挖掘非遗与民族文化资源,推动紫陶、布艺等文创与景区、商圈结合,开发智慧文旅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统一。
下一步,昆明将持续深化理念创新,聚焦六条“黄金旅游线路”与特色品牌,丰富休闲度假产品供给,全力打造“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核心体验地。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周文璟 文/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