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升级——云南白药加速构筑“大研发”体系建设

.

近年来,云南白药(以下简称“公司”)锚定“科技型、创新型、国际化”发展方向,加快构筑以中央研究院为核心的“大研发”体系建设,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优化人才布局,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统筹打好“中药”和“创新药”两张牌发展战略,在中药现代化、创新药、AI制药及医疗器械等关键领域实现多点突破,多项成果进入关键临床研究阶段。据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研发费用2.35亿元,同比增长8.7%。展现出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实力,为产业升级注入科技动能。

(云南白药集团中央研究院)

核心技术平台建设步入新阶段

中央研究院以“传承云南中药精华、赋能健康产品升级、精心布局创新药物、AI辅助药物设计”为整体研发思路,设立昆明、北京、上海、天津、无锡以及美国六大研发中心,形成了中药、核药、AI制药、医疗器械等多赛道协同并进的创新格局,为研发成果快速转化奠定基础。其中昆明中心深耕中药,为全产业链提供从资源研究到中试转化的全流程支撑;北京中心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全产业链提供智囊和人才支撑;上海中心重点建设环肽库与多物种纳米抗体库两大核心技术平台,为核药、靶向药物研发奠定基础;天津中心专注核药的研发与项目转化,并协同搭建小分子化药平台,有力支撑多元化药物管线布局;无锡中心以经皮给药制剂为核心技术基石,同步拓展医疗器械与功能性产品两大应用领域,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美国中心是全球创新项目及产品引入的评估平台。

(研发实验室)

中药现代化项目荣获权威认可

在中药传承创新方面,云南白药通过系统性研发布局,让传统中药焕发新的市场活力。气血康口服液成功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2025年度定向项目“急进高原过程中急性高原病发生风险中药防控研究”,“云南特色民族药舒列安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改良型新药的临床前研究”等10个项目获云南省2025年科技计划首批立项。同时,“休眠”品种舒列安胶囊重新上市,云南白药胶囊等大品种循证研究稳步推进,经典名方研发促进古代经典名方现代化生产与临床应用。形成“传统品种升级+新品研发储备”的双轮驱动格局,持续释放传统中药的增长价值。

(“急进高原过程中急性高原病发生风险中药防控研究”项目启动会)

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创新药物临床推进方面,云南白药以“诊疗一体化”为核心方向,管线推进速度领跑行业,为集团未来增长开辟全新空间。目前,1.1类中药创新药全三七片、附杞固本膏已分别进入Ⅱ期、Ⅲ期临床研究阶段并取得突破,1.1类创新核药INR101、INR102“诊疗一体化”项目正在开展Ⅲ期、Ⅰ/Ⅱa期临床试验。标志着公司在精准诊疗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构建起“诊断+治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INR101 Ⅲ期临床研究者会议)

AI辅助药物研发实现机制新发现

在创新技术应用领域,云南白药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发的“云白智药-X”AI平台取得重要突破——首次揭示三七抗衰老的新机制,为抗衰老产品研发提供了新靶点与科学依据。该平台作为国内首个无预设靶点的AI药物发现系统,展现了企业在AI赋能中药现代化方面的领先优势。

(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

医疗器械与健康产品创新成果丰硕

在医疗器械领域,无锡中心在Ⅱ类、Ⅲ类创新医疗器械技术上实现突破,并以经皮给药技术为核心,成功开发出液体创口膜、快速止血泡沫等多款创新产品,推动了健康护理产品的产业化升级与技术创新。

(在吉林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开展首次示范应用)

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突破,再到产业转化,云南白药已构建起全链条协同的创新机制,一系列创新成果的密集涌现,充分展现了云南白药向科技型、创新型医药健康企业转型的坚定步伐与强大执行力。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党建引领研发创新 科技领航产业发展”的理念,以人才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深化研发投入与创新布局,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实现从“规模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跨越,开创云南白药下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局面。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继洪 文

云南白药供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