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速公路“硬”建与“软”管待提速

去年底,曲靖市区到宣威、会泽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曲靖市也成为全省首个“县县通高速”的州市。高速沿线,一批新的服务区也随之涌现。那么,与传统的服务区相比,新建的服务区进展如何?功能怎样?近日,记者对曲胜、宣曲、昭待高速公路上的几个服务区进行了走访。

干净的卫生间

功能增多服务提升

待海服务区就是随宣曲高速而新建成的。远远地,就看见综合楼区域“卫生间、餐厅、超市”一排红色大字清晰醒目。服务区不时有车辆进进出出,清洁工随时在场地游走,捡拾着垃圾。

记者进男卫生间作了一番体验。只见进出四道门,都是开放式的,十分便捷。里面宽大明亮。数了一下,有小便池48个,封闭的大便坑40个。外面的洗手区,可容纳40多人同时洗手。有保洁人员守在那里,一旦客人在地上留下泥印或水渍,就及时擦掉。

综合楼餐饮区,仅吃的就有两个区,一个是特色小吃区,一个是自助餐区。虽然是下午三点多了,仍有旅客在特色小吃区消费。而自助餐区仍在营业,却已经没了客人。记者在服务员的带领下看了菜品,每客30元,有12道菜。

昭待高速会泽服务区,是整体改造升级后较早投入使用的服务区。今年1月3日,服务区进行了小规模改造,增加了充电、加气等功能,水泥路改为泊油路,绿化面积也扩大了不少。其中,上行线的变化最大,在改造前仅有25亩,改造后达到了123亩,但新建的综合楼还未投入使用。

该服务区下行线占地40亩,有小车位96个,中型车位30个,大型车位48个,4月13日完工后现已正常营业。

负责下行线经营的宁通公司公司经理顾大力介绍,自2014年宁通公司进驻以来,实行员工统一着装,24小时不间断服务,营业收入显著增加。

李秋雁是该服务区驻点副经理,她说,过去,尽管服务区也设有管理人员,但并不驻点,且要同时管理数个服务区。如今,每个服务区配正副两名经理,负责服务区内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每天至少进行三次日常巡查,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等进行监督,并检查设施设备如洗手间水龙头、抽水阀等。同时每月还要举行两次文明服务培训、安全巡查检查,每年都要开展交通事故等应急演练,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建”“服”断档开业延期

曲胜高速路上的白水服务区建设工地依然机声隆隆,几十台施工机械正在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是一个新建的服务区,也是目前曲靖市境内在建的最大服务区,今年1月开工建设,到4月中旬,房子等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工程负责人王洪庚对记者说,“现在工地上还有挖机28台、装载机3台、全孔钻7台在施工。最多的时候,每天有70多台机械在同时施工。”

从采访中得知,这个新建的服务区建设中,下行线服务区占地100亩,这里原是一片山沟,经填入高度达10米的40万立方米填土后,才有了今天这幅模样;上行线服务区占地86亩,工程更艰巨,要取走岩石40万立方米才行。这里距高铁仅150米,因此不能爆破,只能常规施工。为了加快工期,只能密集使用机械作业。到4月中旬,房子和主体工程已经建好,但修理房和停车区还在一堆石头下,要搬走这些石头还需要时间,工程要到7月底才能完工。

下行线服务区已经建好了,有大型车位46个,中型车位32个,小车位220个,12台加油枪已经就位。但还未营业,进出口都被封堵住,2900平方米的三层综合楼看上去空荡荡。

建好了为什么不营业呢?原来,服务区在“建”与“服”的衔接过程中出现了断档。 服务区建好了,而综合楼的招商工作却迟迟没跟上,导致建好的服务区只能暂时空置着。

“刚动工的时候,催我们赶时间。当我们建好之后,就没有声音了,服务区也摆下了,何时营业?不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建设主管说。

新建的如此,改扩建的宣曲高速热水服务区也未营业。从外面看,已经改建完成,场地不小,更加美观大方,入口处用障碍物挡着,里面没有服务迹象。

从了解中得知,服务区还有一些经营管理问题有待市场考验。一是保洁人员待遇低,人员少。待海下行线服务区共有3名保洁员,月薪都不足两千元,3个人要负责厕所、停车场、综合楼的保洁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二是同一地点服务区分属两家公司。在会泽服务区,下行线由宁通公司在经营,而上行线新建的综合楼,则包给了另外一家公司。这种经营模式是否恰当,有待市场检验。

云南日报记者  蒋贵友  谭雅竹

责编 陶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