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公布了2018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奖获奖名单。昆明呈贡斗南湿地公园荣获雨洪管理类杰出奖,昆明晋宁东大河湿地公园荣获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栖息地改善或营建类杰出奖。
云报旅游文化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是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的在国际风景园林行业内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学术最高组织。新出炉的“2018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奖获奖名单”中共有115个项目获奖,奖项分为杰出奖、优秀奖和荣誉奖三个等级。斗南湿地和东大河湿地都获得了各自类别中的最高奖项——杰出奖。此次获奖为科学指导两个湿地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动力。
斗南湿地:昆明新区生态、文化、旅游名片
呈贡斗南湿地位于滇池东岸斗南社区环湖东路面湖一侧,一期项目占地面积约650亩。湿地公园内乔、灌、地被及水生植物呈梯次配置,凸显湿地植物的层次感。自2016年1月1日对外开放以来,斗南湿地已接待国内外游客20万余人。
湿地建设中,昆明滇投因地制宜对地形进行整理,将洛龙河水质净化厂一级A标的尾水引入湿地,通过湿地净化后以优于地表Ⅳ类的标准进入滇池,使湿地库容达到13万立方米,进一步削减了入湖污染负荷。
湿地完整保留了柳堤历史原貌,传承了昆明记忆,在湿地区域内种植呈贡特有的宝珠梨树,体现呈贡特色。同时,慢行步道、观鸟屋、观景平台等配套设施的建成,为游客提供了新的亲水、近水空间。
下一步,昆明滇投还将对斗南湿地布水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改造,提升湿地内部分区域的水动力,使整个湿地净化水质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东大河湿地:自然天成“百草园”
晋宁东大河湿地位于滇池最南端,是滇池流域面积最大的湿地,总面积约5400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1500亩,于2015年12月建成开放。
这里植物林立,荷塘遍布,水杉、茭草、美人蕉等湿地灌木、挺水植物生长其中,将湿地点缀成了昆明最美的“百草园” 。针对湿地原先存在的植被类型单一、原生湿地退化和被侵蚀的问题,昆明滇投采取调整植物群落、联通水系、创造生态环境等方法,不仅使湿地与滇池的水资源交换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创造出生态效益良好的植物群落,恢复了往昔湿地的美丽景观,同时还吸引了诸多水生动物前来定居。
目前,东大河湿地已经形成了水上森林、自然滩涂、芦苇荡、海菜花、天然湖湾、鱼虾产卵保护场所等各类生态景观,成为滇池湖滨野生动植物品种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云报旅游文化全媒体 实习生 洪丹曦
责编 和秀菊
一审 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