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人古镇是滇西旅游黄金线上的景点之一,走进彝人古镇,到处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让你油然陶醉其间。古镇景美,最美的要数桃花溪。
桃花溪是彝人古镇的主水体,也是古镇的“龙脉”。该溪水宽6至14米,深1至1.6米、长300余米,宛如一条玉带,横贯古镇东西。桃花溪始于梅葛广场,中间经过数十间排排林立的商店酒吧门前,最后归于望江楼下。溪上架有六座石桥,由东至西,命名为侏罗、腊玛、花溪、春秋、黑虎和李贽;另设一大一小两部水车,吱呀转动;溪内缓缓而流的水体清澈见底,有无数鱼儿游来游去;溪边雕石围栏、亭台水榭、假山奇石、名花佳木、依依杨柳。
桃花溪不仅景美,其人文内涵极为丰厚,梅葛广场,是对彝族史诗《梅葛》及太阳历文化的浓缩展示。其简洁精美的影壁浮雕,记载了人类创世、造物、婚恋、丧葬的基本内容。
古镇桃花溪得名于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描述了古代世外桃源的理想境界,曾让世人无限景仰。陶渊明抛弃仕途,躬耕垄亩,亲近自然,有一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的人格精神。建造花溪桥,即是对陶渊明的形象纪念;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铜鼓最多的国家。在各类铜鼓中,以楚雄市万家坝出土的铜鼓为最早,同时,还出土了众多青铜器。经鉴定,这些铜鼓、铜器最迟在春秋时期。这说明楚雄州境内的部分居民已告别了原始社会,跨入了文明社会。建造春秋桥,是对彝州古文化的形象纪念;李贽曾于公元1577年至1580年在姚安任过三年知府。他秉公廉洁,勤政爱民,颇有建树。他曾为便利民众在姚安造过一座桥。彝人古镇在桃花溪上建造李贽桥,正是要彰扬为彝州人民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名人的事迹,以启迪激励后人努力为彝州新时期的发展作贡献。
桃花溪西端离龙川江不远之处的望江楼,是一个塔状八角攒尖顶式的五层建筑。据考证,宋代大理国国相高量成就曾在龙川江畔的德江城内建有“望江楼”。彝人古镇重建望江楼,使其成为古镇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这座楼展示了各种风格的字画条幅,是彝州的一座文化艺术馆和楚雄文人荟萃之所在。登上望江楼,可尽览古镇风貌及楚雄的田畴原野、山光水色,以至怀古感今、畅抒胸臆。
整个桃花溪一带碧流映照、楼亭投影、小桥流水,实在是古镇一、二期景区中最为靓丽的地方,也是游人最愿驻足观赏、暂歇闲坐和拍照留影之地。
责编 和秀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