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最有故事的民宿,让你住进茶的世界,氤氲茶香......

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中关得太久,都会渴望清风拂面,泥土芬芳,希望能无拘无束在田野上撒欢,能无忧无虑地晒太阳。


于是,民宿成为了人们放空心灵,追寻宁静致远田园生活的憩息之地,也成为旅行中能深刻融入当地环境里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如果说普通民宿是吃喝玩乐界的一股清流,那么具有主题的民宿便是这清流里雨后彩虹般的存在。


有一种情怀叫人生如茶

▲▲▲


喜欢普洱茶的人很多,但是亲身有机会去茶山的人却寥寥。位于普洱茶核心产区的普洱市,在很多普洱茶爱好者眼中,是一个世外桃源的存在。


在这座小城,有一个民宿——江山龙客栈,声名远播,它不仅是一个以茶为核心的民宿,在它的一砖一瓦、一菜一羹中,处处都能窥见普洱茶的美。

在普洱城东北这样一个进出茶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江山龙客栈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尤其是在每年的采茶季,这里来的,几乎全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客。


这也是负责人江庆玲精心打造这个民宿的用意,她希望更多的人通过民宿了解更多、更深的普洱茶文化,那是一种追求健康的情怀,和茶山里的一切天然存在一样的,能让人在身与心上得到极大的放松。

茶山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翠绿的茶叶、虫鸣鸟叫、山路间偶然冒出的一两只小动物,无一不是大自然的馈赠。


而她希望通过江山龙客栈将这种情怀还原出来,所以没有设计图纸,客栈里的一桌一椅、壁画装饰、茶台茶具都是江庆玲与丈夫在时间的偶然中得来的宝贝。

云南很多少数民族喜欢与山为伴,他们在大山的怀抱里播种,在古茶的清香中恬然而居。


江庆玲深知茶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客栈的设计与装修,才能让更多的人沉浸在茶的一方天地中。

佤族是一个以牛头为图腾的民族,在佤族传统的木鼓节上最重要的活动便是镖牛,西盟龙潭有一个佤族祭祀圣地——牛头山。


在代表佤族文化的“江三木罗”房间中,牛头是最主要的元素,走进这个充满了神秘与原始的房间中,一个压制有牛头纹样、重达18公斤的茶饼成功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从客房名到文化主题,从装饰到茶品,江山龙客栈的每一个房间都值得细细品味。

有一种味道叫茶香四溢

▲▲▲


茶叶真是个令人惊喜的东西,因为除了品饮外,它可以用来表演展示、烹调做菜。


在历史上,智慧的少数民族还通过烤制的形式,将“茶香四溢”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江山龙客栈,茶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在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的印记。

茶宴在茶山很普遍,但是在江山龙客栈,从食材选用到菜名选择都格外有意思,这也离不开江庆玲对茶文化传承的坚持。


比如说一道简单的熟茶炖鸡,却被她命名为“在路上”,因为在江庆玲看来,茶人在寻茶时一直在路上往前走,跟鸡在路上奔跑有相似的感觉。

“我们这里有一道菜,叫‘快乐茶乡’,其实就是将黄瓜、胡萝卜等食材与茶叶一起凉拌,但是如果直白地取名‘茶叶凉拌’,感觉很没有意思,这道菜整体色调丰富,鲜艳的颜色给人带去快乐,加上茶叶的点缀,希望品尝这道菜的人都能感受到茶乡带给他们的快乐与幸福。”


说起客栈里的文化体验,江庆玲一点儿都不含糊,“烤茶也是能给人惊喜的,将茶叶烤到一定程度后,再将沸水倒入,这时会产生雷鸣的声响,我觉得这也是热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仅在餐食和饮品方面注重茶与文化的交融,才情怡人的江庆玲还自创了茶艺表演——“古树茶情”。


“古树茶情”讲述了茶从生长、采摘,再经过摊晾、杀青、揉捻、蒸压,最终被冲泡品饮的全过程。“

我们都知道,茶是大自然的恩赐,是重要的生命体现,但是在被采摘下来时它的生命就终止了,随后经过一系列的磨难,最终形成我们见到的茶饼。


这个过程很不易,最终却以茶水的形式再次绽放,而喝完的茶渣还可以用来制作枕头、泡脚,所以说茶的一生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我希望通过这个表演,大家能体会到茶从生到死,再到重生的艰难与不易。

来到茶乡,体验茶艺,感受茶文化,江庆玲和她的江山龙客栈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用心的文化体验休闲选择。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余雪彬 文 孙兵 图

责编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