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整治改造的双廊竟然是这个样子!快跟云旅君一起去看一看

自大理州实施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以来,有“苍海风光第一镇”之称的双廊镇许多客栈餐馆都关停进行内部整治,整个古镇旅游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经过一年多的阵痛,全新的双廊已完成整治改造,并于2018年国庆黄金周全面对外开放。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在国庆期间探秘双廊,发现古镇面貌焕然一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风貌大变样

所到之处皆秀色,入目之处皆风景

10月6日,记者来到双廊镇,来到新修建的景区大门入口处,通过“千年渔村,中国双廊” 景区导览图的指示规划好路线,随即便与游客一起乘坐观光电瓶车进入古镇,开启一段探秘双廊之旅。

乘坐电瓶车一路驶进镇子,最先经过的是古戏台前广场。电瓶车司机告诉记者,作为村民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场所,曾经这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摊位,一个个伞棚子撑起来,就占据了广场的大部分面积,显得非常拥挤。进行整治、重新修缮后,整个广场显得广阔整洁了许多。如今,一眼望去,再也没有胡乱摆摊的小摊,在广场中央的戏台边还聚集了一大批听戏的游客。

下了电瓶车在街巷闲逛,来到玉波阁前的街道,抬头便看见一把把色彩缤纷的花伞,每把伞都是不同的图案,悬挂在屋顶,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居住在这条街道上的村民李先生说,原先屋舍两旁有很多电线杆,错乱的电线网在两栋房子间缠绕在一起,着实影响美观。自从双廊开始重新修建后,双廊镇政府“对症下药”,彻底拆除电线网,用装饰性强的花伞取代了原先让人头疼的“蜘蛛网”。

“美化了街道环境,不仅是让游客觉得美观,像我们这样长期居住的本地人也感到特别舒服。”

此外,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民族文化街、玉几岛街道、玉几桥等标志性街道、建筑都得到了完好的修缮。一路走来,路边、墙面、屋顶都是花草繁茂,街道干净整洁,一栋栋白族民居建筑整齐地排列着。沿着洱海边的海街也建起了布满鲜花的围栏,和着清雅的花香,海风送爽。所到之处皆是秀色,入目之处皆是风景,难怪游人们纷纷发出感叹,“双廊更美了。”

治理见成效

旅游服务与环境保护质量同步提升

不仅是对整个外观进行改造,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洱海治理期间,双廊各客栈餐饮积极配合整改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至9月26日,双廊镇已有180家客栈、110家餐饮店被核准恢复营业,“十˙一”期间大部分客栈餐饮都已经恢复营业,为游客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沿着街道,来到正在营业的商铺、客栈旁,记者发现很多店铺门口都挂上了经双廊镇人民政府和协会盖章同意的“恢复营业(证照齐全)”证明。牌子上明确地写着“风貌提升已验收;费用收缴已完毕;排污环保已备案;门前四包已落实;金硅系统已开启;智慧旅游留端口。”

位于双廊主街上的廊懒客栈老板告诉记者,自从9月30日拿到经营许可证后,国庆期间已经接了很多单子。“原先我们客栈距离镇子入口距离比较远,路也不好走,有很多客人找不到还要出去接。现在好在路修好了,客人们从入口拿着行李箱坐电瓶车,下车没有几步就能走到这里,确实方便许多。”廊懒客栈的老板言语间透露着欣喜。

经过排污治理后的餐饮客栈重新开业,而双廊的地下也埋进了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厂、主管、支管、污水井、化粪池、地漏等元素构成一条完整的污水处理链条,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洱海,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旅游服务与环境保护的同步提升。

交通不拥堵

乘坐旅游电瓶车进出双廊畅游无阻

云报文旅全媒体的记者游览完双廊古镇一圈下来,发现虽然正值国庆期间游客数量较多,但并没有出现拥堵的现象。记者问询得知,原来双廊为了在国庆期间更好地接待游客,早就进行了提前规划部署,通过实施禁行、限行、绕行等措施,合理利用道路路网资源,有序规范了双廊古镇内的车辆通行秩序。

诸如双廊实施了限行政策,规定每日8:00至22:00,大型货运汽车禁止在环海东路双廊红山庙至挖色段通行,双廊文化街早9时至晚21时,除特种车辆外,禁止其他机动车通行,禁止车辆由大丽高速双廊收费站口进入双廊等。

此外,双廊的交通变得井然有序也与日常的交通规定合理管控有关。无论是否为假日期间,双廊的主街道都分时段实行机动车禁行,占道经营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

小贴士:

进入双廊古镇,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在入口乘坐观光电瓶车入内观光,单程票价为10元/人。到终点站后可在售票点购买回程车票。

观光电瓶车交通路线信息:

双廊镇观光车站点设置:(始发站)红山停车场文化街北大门口古戏台双廊镇政府玉几岛路口三叉口南口(中转站)大建旁安置地路口秋木甸停车场(始发站)

复线:南口(中转站)观景台正觉寺北口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字丹瑶 文 图

图片来源:字丹瑶、 双廊揽胜

责编 陶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