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聚焦文物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改革发展问题,要求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据了解,目前楚雄州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4处,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29处,州级65处,县(市)级280处。接下来,小楚将为大家一一盘点楚雄那些历史文物,带你触摸历史,对话千年古迹!
牟定文庙
在传统文化中,文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在牟定县茅阳中学内,也有一座文庙,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是牟定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唯一一座明代建筑。1993年11月,牟定文庙被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与传统文庙建筑格局一样,牟定文庙的建筑风格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廷式斗拱建筑格局,南北长约67米,东西宽30余米。据了解,建国前文庙曾作过三次较大的重修,第一次重修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第二次重修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第三次重修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几经重修,形成了大成殿、祭祀台、东西厢、大成门、灵星门、泮池、池桥、照壁等文庙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394.6平方米。
1992年,牟定文庙进行了一次大修复,梁柱、屋面、门窗上的彩绘壁画得到了完好保存。2017年6月,牟定文物局组织人员对大成殿、左右厢房、大成门、棂星门、大门及外院墙进行了修缮。现在,整座建筑看上去依然宏伟壮观,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气势恢宏的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庙中的主体建筑,也是文庙的主殿,建筑非常恢宏,采用的重檐歇山顶设计是典型的皇家建筑风格,整座大殿有五个房间,规格高雅,建筑量大,共采用24棵硕大的木柱来承重。殿内房间的雕花隔扇门,雕刻精美,饰有古代文人生活场景图和仙鹤、牡丹等寓意吉祥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文庙里,孔子铜像也是标配。在大成殿内的石砌高台上,供有一尊铸于1995年的孔子坐铜像,高2.36米,重约1吨。铜像手执象牙朝笏,体态威严,目视前方。孔子铜像的左右两边,有两棵“石龙抱柱”,采用浮雕的艺术手法将柱子镂雕成二龙戏珠,构思精巧,所雕之龙形态逼真,有气吞山河之势。再往上看,屋顶、梁架、斗拱上均施彩画,色彩古朴典雅,衬托出大成殿高雅尊贵的气势。
文庙历史遗存众多
在大成殿的左侧耳房后墙上,立有三块红砂石质碑记,分别是明嘉靖二十九年成都籍状元杨慎所刻的《楚雄俯定远县新建儒学记》,清乾隆十四年的《重建学宫捐输题名碑》和清光绪六年的《重修学宫碑记》。这些碑记,对研究牟定文庙的历史沿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庙内有一个四合院落,院中种有五棵古柏,不知是何人何时所种,如今依然苍劲挺拔。古柏下有一块方形的大理石板,上面雕刻着活灵活现的龙图腾,称为“龙板”,有文昌学盛、仕途通达之意。龙板上方是祭祀台,位于大成殿前,是祭拜孔子的活动场所。每年孔子诞辰,牟定县内的学子、文人都会前去祭拜。
2011年6月,牟定文庙分别被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楚雄州委党史研究室、牟定县委党史研究室认定为中共牟定地下党活动地旧址。原来,在1948至1949年间,文庙曾作为牟定地下党活动的主要据点,地下党成员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革命工作,为牟定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云报文旅全媒体 李银娟 杨雷 文 张永强 图
审核 陈大衡
责编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