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冈仁波齐》没哭 看《转山》没哭 看《朝山·朝山》,哭了!

他和他,相约为伴,去找诗和远方

两人,晓共云关暮共龛,相得甚欢

造化弄人,愉快旅途遇强匪

他,受重伤不治而亡

他,携友遗骨跋涉千里

历尽艰辛带友朝山

……


由中共大理州委统战部、大理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指导,宾川县人民政府、云南睿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大理旅游集团、宾川鸡足山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支持拍摄的微电影《朝山·朝山》于今天上线。




鸡足山是东南亚佛教名山,久负盛名,千百年来多少名人墨客慕名前来朝山礼佛,留下许多名篇佳作。《朝山·朝山》很好地诠释了鸡足山在世人眼中的重要地位。该片根据徐霞客与静闻和尚相约朝觐鸡足山的真实历史故事改编,虚实结合,写意与写实相得益彰。写实部分叙事沉稳,语言生动朴素,讲述主人公朝圣鸡足山的经典桥段;写意部分辅以大量鸡足山以及大理各地的绮丽风光,给观众绝佳视听享受。《朝山·朝山》既是一部还原历史的纪录片,又是一部情节感人的故事片,还是一部风光优美的旅游宣传片。




徐霞客在鸡足山发生的众多故事中,他与静闻禅师的友谊令听者无不动容。静闻是南京迎福寺的僧人,刺血书写了《法华经》,发愿供奉于鸡足山。明崇祯九年(1636年),徐霞客和静闻结伴远游鸡足山。两人行至湖南时,在湘江遇强盗,受重伤的静闻到达广西南宁不久后就不治而亡,病危之际嘱咐徐霞客:“我志不得达,死愿归骨于鸡足山。”徐霞客怜其志,携其遗骨及血经跋涉千里,历尽艰辛,于1638年腊月二十二抵达鸡足山。徐霞客千里背骨之义令鸡足山的僧人感佩,古刹众僧为静闻树碑纪念,墓碑上写着“孰驱之来,迁此皮囊;孰负之去,霞客侠肠;志葬名山,骨且不死;千古传之,佳话臻此。”并将血经安放悉檀寺,遂其礼迦叶道场之愿。

部分拍摄花絮:






微电影《朝山·朝山》的播出既能提升鸡足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佛教文化交流,扩大鸡足山对外影响力,又促进地方发展的旅游文化品牌和彰显民族团结的良好形象,通过挖掘鸡足山作为佛教圣地的文化内涵,结合景区与徐霞客的深厚渊源,充分发挥佛教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优势。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缪欢 文

睿馨文化 供图

责编 陶优

一审 胡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