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美图 | 云南昌宁:最美秋天是丰收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亚 通讯员 吴再忠 文/图)金灿灿的田野、沉淀淀的稻穗,近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城周边的万亩田园又迎来了最美季节,即将丰收的水稻为农田染上金色,将坐落于坝子中央的县城和山脚分布的村庄连成一片。农民正忙着清理田埂、清除杂草,迎接又一个丰收年。


走进昌宁,人们会发现山水田园始终是昌宁人心中的最美景观。因为当地田多地少,昌宁人对田园的热爱,是其他许多地方难以想象的,特别是对秋天飘满稻谷清香的田园。正是这份热爱,形成了人沿山脚居、田在坝中耕的生产生活传统,让昌宁为数不多的坝子里,留下了为数甚多的田园。


这个季节,昌宁的城镇村落里,到处溢满稻谷的清香。走进田园深处,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现在有了收割机,农民的劳动强度减轻了不少,丰收的喜悦随着声声机鸣,挂上了每个人的眉梢。



有人说,一个地方需要个性才能彰显特色,因为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也没办法攀比;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也没办法模仿。昌宁人对田园的热爱,也让这些田园一直保持着传统味道,成为昌宁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印象。

热爱田园风光的,不仅是昌宁人。在历史上,与昌宁这片土地结缘的名人有两位,分别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和三大才子之首杨慎。



遥想当年,这样的遇见,是昌宁这片土地之幸,他们为这片土地留下了重要记载。

“远梦似曾经此地,游子恍疑是故乡。” 杨慎的这句诗,是丰收季所写,满眼成熟的金色让他想到了远在新都的故乡和亲人,却又安心于这片溢满丰收气息的土地。写这诗时,杨慎或早已醉于田头,笑得怡然,写得自然流畅。

其实,许多现代人都向往杨慎般生活,这对于昌宁这样的小城而言,其实是个机遇。留住田园风光,也许就能让更多人到这里寻找到那份源于自然的心安。如果能在田园里吃上香喷喷的烧饭团、烧玉米、烧洋芋,肯定更能让人向往。


秋天,昌宁阿背寨梯田穿上了金色秋装,阵阵稻谷清香。眼前秋色甚美,但看着一年比一年缩小的稻田,心中也不禁会问:“到底该如何,才能在大山里留住一份纯正的乡愁,并让这份乡愁变成一个钩子,用一根无形的线,将那些匆匆奔走于时代步伐里的人心连起,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


自2018年起,国家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既是对农民的尊重,也是对乡愁的呼唤。


昌宁人自古便有自己的丰收节,叫“尝新节”。这个节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秋收结束每一次碾出新米后。选好日子碾出新米后,杀鸡煮肉,再配上一锅喷香的新米饭,祭天地、祭山水、祭祖先。


在昌宁,无论是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还是建设美丽县城,为的都是让山水田园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让山水田园和所承载的民歌、民乐、民风、民俗,保留其独有的质朴和真诚。

昌宁,就是这样一个绿水青山间的乡愁故园,让更多的人如杨慎和徐霞客般,能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寻得一个念念不忘的故乡。在昌宁,最美的秋天,就是丰收的田野还有人们的笑脸。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