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德国先后两次在云南设立领事馆、4家洋行;1910年,德国西门子电机来到云南,让昆明石龙坝水电站成为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电机至今仍在发电工作……今年正值中德建交45周年,本月16日,德国驻成都总领事施恪来到昆明,主持新年招待会暨德国能源转型展。经云南省国际商会协调,施恪接受晚报记者独家专访。他透露,他为云南游客设计了一条环德线路,包括“德国最值得去的地方”。此外,德方未来可能在云南推广足球培训。
旅游 德国是安全的,请放心
“推荐大家从我的家乡——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维尔茨堡市开始,来一场浪漫之旅。”谈到“德国最值得去的地方”,施恪说,他为云南游客精心设计了一条环德线路,建议云南游客在飞到法兰克福机场后,自驾或坐城际列车到维尔茨堡,那是个很古老、极具艺术气息的城市,教堂林立,还有彩色民居;之后继续往南向着阿尔卑斯山脉方向走,游览著名的“城堡之国”新天鹅堡和阿尔高地区。“这里是德国空气最好的地方。”
当然,首都柏林也值得一游,这座具有创造性的城市,已成为欧洲最具吸引力的中心之一。
赴德旅游是否安全?施恪回答:“现在德国是安全的,请大家放心去旅游。我们国家会尽可能地保障大家的安全。”他同时表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无论身处何处,游客首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老建筑 彩云里很惬意很舒适
专访在书林街“彩云里”中德文化交流中心进行,这里曾是昆明橡胶厂的老厂房,1956年建厂时的图纸,就是德国人设计的。而今,这里改造成市中心文创园区,德国在云南的交流中心也设在这里。
施恪表示,彩云里文创园区“很惬意很舒适”。他起先并不清楚,这里是昆明市区现存的唯一德式建筑。在得知是由老厂房改造而成时,他觉得这里既有传承也很时尚,非常不错。
由老厂房,施恪谈到了德国对古堡等老建筑的保护。“尽管一般古堡可以交易,但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堡是不允许交易的。即便那些可以交易的古堡,要购买也必须熟悉古堡的历史,缴纳非常高的税费。购买后不能随意改变古堡面貌和功能。”
施恪介绍,很多德国人都愿意住在老建筑里,这是“后城市化”人们返璞归真的一种体现。
合作 期待共享汽车落地昆明
施恪此行带着众多德国企业家,寻找云南合作伙伴。德方期待在云南与政府或企业方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在重庆,已经有共享的奔驰SMART轿车“car to go”开行,施恪希望这一共享模式能尽快落地昆明。
云南应急装备产业构想是: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和品牌,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比如,寻求与西门子医疗、徕卡等公司合作,预计投资30亿元,开发生命探测仪、监测设备、分析设备等产品;寻求与费希特车辆制造有限公司、米森救护车有限公司、杜尔莫救护厢体制造有限公司合作,预计投资100亿元,开发应急救援车辆。施恪说,德方非常重视这个项目,会大力提供宣传和支持。
“位于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郊区的小瑞士国家公园,拥有特殊的地貌特征,这一点与昆明石林类似。”施恪表示,总领馆会力推这两个都拥有特殊地貌的城市增进了解,有望谱写出中德地方合作的新篇章。
足球 支持德国教练赴滇执教
去年,在昆明与英国利物浦友好合作关系的牵引下,10多位云南籍足球教练赴利物浦培训,今后,这样的培训计划还有望继续。曾在2014年世界杯夺冠的德国,是否能给云南带来同样的“福利”呢?
“我是个球迷,中德在足球方面加深合作,也是我希望看到的。”施恪表示,中德两国政府最近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中,把足球事业也列入了合作范围。“这就意味着足球交流会更密切,会有更多的德国教练到中国执教。我还了解到,慕尼黑、巴伐利亚的足球教练正在深圳培训青少年。我还认识两个来自中国的小伙子,他们在科隆德国体育学院学习,专业就是足球教练。”
“在飞机上,我看到昆明四处绿荫,而且我知道,昆明有水平很高的足球训练场。”施恪表示,如果德国教练能到这里来执教,会让大家更热爱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