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普洱茶区 部分茶树枯死

昆明31°,版纳40°,最近云南持续的高温天气,是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的一件事,很多人每天最关心的事,就是什么时候下雨。高温天气带给人们生活不便的同时,农业无疑是受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记者14日发现,很多以普洱茶为生的茶农茶商已经坐不住了,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茶树出现了枯死的现象。 除了版纳,受干旱天气影响,其他普洱茶产区也受到了影响,临沧一茶农告诉记者,往年头春茶可以采50吨,今年减少了17吨的产量。

茶山龟裂的土地

14日15时10分,西双版纳州气象台就发布干旱红色预警:全州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其中景洪市和勐腊县出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预计未来7天干旱天气维持,特旱范围将进一步发展。在发布的预警信息里,还对“特旱”进行了定义:即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这样异常的天气,给众多以普洱茶为生的茶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烤”验。一个名为“读茶记”的自媒体表示,2019年的春茶季对于西双版纳的茶农来说,可以用“噩梦”来形容!因为普洱茶的主产区-西双版纳遭受了N年难遇的重大旱灾!推文中可以看到许多茶山和茶树的图片,龟裂的土地、干枯的树枝、已经枯死的小乔木茶树。“读茶记”在文章中表示,因为大旱,今年西双版纳的普洱茶大幅度减产,有些区域的产量和去年同期相比甚至下降了60%,勐海县的布朗山茶区,因为早年的乱砍乱伐,森林生态破坏的有些严重,所以是这次干旱的重灾区。

记者电话采访了多名在版纳做普洱茶生意的茶商和茶农,他们表示确实出现了茶树枯死的情况,“特别是小茶树,因为根不深,干死的非常多。”常年来往各个茶山收购茶叶的王先生介绍,因为干旱导致茶叶减产,他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有前往茶山,“因为茶原料的价格太高了。除了恶意炒作普洱茶,今年的干旱减产也是原因之一。”

干枯的茶树

对因为天气造成的茶树枯死现象,在版纳勐宋有500亩茶山的龙江却持有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天灾不可避免,但不是造成茶树枯死的主要原因,人祸才是最重要的因素。”龙江说,许多古树的根很深,按理说不会造成枯死,缺水的情况下只会不发芽,但目前许多茶树下的土壤保水能力差,减产一半甚至2/3。

龙江说,版纳往年温度和今年差不多,干旱的情况也发生过,但不断恶化的情况在今年特别明显。“往年干旱导致茶叶减产的情况出现过,但茶树枯死的现象是今年才出现。以前高温天气也会有降雨,持续高温干燥很多时候是因为大环境的破坏。”在版纳土生土长的龙江回忆说,以前的森林至少上万亩,现在的森林可能只有几千亩了,土地被开辟成茶园后,水分的蒸发量较大,土壤保水能力差,生态结构被破坏,以后这个情况还会加剧。

受干旱影响的茶树

龙江的茶园目前还没有出现茶树枯死的现象,他说他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做生态和土壤恢复工作,采取传统的自然农法,从土壤修复、杂树种植等方面入手,每年都在种不同的树,用以恢复茶山生态,而不刻意追求茶叶产量。“茶树周围的其他树种如果被砍完,草也拔完,生态结构就肯定发生改变,病虫害相生相克,特别是干旱时容易引起蚜虫、七星瓢虫等病变泛滥。如果生态得以修复,病虫害就不会大面积爆发。早几年遭遇过干旱和病虫害,但茶农都没有意识到是因为生态植被遭遇到破坏带来的结果。今年部分地方干旱引发的病虫害大面积爆发,也是造成茶树枯死的原因,许多地方的圈树行为恰恰遏制了茶树的有利生长,土壤中的根系菌群、土壤菌群就不会存活,落叶、杂草无法分解成有机质,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保水能力下降,这是一个非常悲观的现象。”

记者在龙江发来的茶山照片上看到,他的茶山目前没有出现土地龟裂的现象,茶山依旧郁郁葱葱。各种树木掺杂其中,龙江认为这样才是合理的立体生态结构,这样土壤的肥力、保水能力才强。龙江在茶山上安装了些土壤检测仪,小型气象站监控,他说以后网络好了,还准备装些智能喷灌设备。“但恢复健康良性的生态结构,才是根本。”

立体生态结构的茶山

对于版纳目前出现的干旱导致的茶树枯死现象,记者试图联系勐海当地茶叶办的工作人员,但工作人员表示领导联系不上,没有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发稿时获悉,勐海县气象局发布了编号为2019—1号的《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干旱)Ⅳ级应急响应命令》。命令中说,2019年2月1日~5月14日,我县城区累计雨量仅为44.3mm,比常年同期偏少70%;各乡镇累计雨量为9.2~55.9mm,其中勐往、打洛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80%。特别是5月1日以来,全县各乡镇均无有效降雨,同时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9℃,打洛最高气温连续5天超过40℃,5月13日县城城区日最高气温达到36.1℃,突破历史极端最高气温记录(1960年为35.7℃)。根据云南省气候中心综合监测显示,2019年5月10日起我县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级别。预计未来7天我县仍以晴热天气为主,气象干旱将持续并发展。据此,勐海县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干旱)Ⅳ级应急响应。各股室要严格按照重大气象灾害(干旱)Ⅳ级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做好各项工作,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


责编 孙帆

审核 龚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