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清明节迎客超20万 自助游成主流

4月2日-4日清明小长假期间,普洱市通过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了旅游市场“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全市接待旅游者达21.98万人次(过夜旅游者10.85万人次,一日游游客11.13万人次),同比增长27.37%;旅游收入10022.5万元,同比增长24.94%。

景区游客量增长不平衡

清明节期间,普洱天气以降温降雨为主,出行较不方便,加之许多家庭以祭祖扫墓踏青为主要活动方式,导致普洱国家公园、北回归线标志园等较大景区游客量同比大幅下降;因春茶长势好,到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欣赏茶山景观和采茶制茶的游客同比增幅较大;位于城区的西盟勐梭龙潭景区和墨江国际双胞文化园游客接待量同比有所增长;澜沧景迈芒景景区和拉祜风情园接待游客量同比持平并略有下降。

数据显示,普洱的国家4A级景区普洱国家公园接待游客3127人次,同比减少120.75 %;西盟勐梭龙潭景区接待游客1088人次,同比增长30.14%;国家3A级景区: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接待游客1965人次,同比减少186.55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接待游客1682人次,同比增长549.42%。

其他景区数据显示,景迈芒景景区接待游客2536人次,同比增长9.97%;墨江国际双胞文化园接待游客654人次,同比增长23.39%;澜沧拉祜风情园接待游客1905人次,同比减少9.99%。

交通方面,4月2日至4月4日,共保障航班38架次,同比增长46.15%;运送旅客3950人次,同比增长34.12%;运送货邮7.87吨,同比增长3.9%。

清明节期间,全市无旅游投诉,未发生紧急或特殊旅游舆情,全市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

自助游成游客主要出行方式

据普洱市旅发委数据分析,清明节期间普洱市游客量和旅游收入稳步增长。随着普洱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航线网络的日趋丰富、高速公路小车免费通行、祭祀观念的转变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祭祀+出游”成为清明节期间市民假日旅游的主要方式,普洱航空市场客运量明显提升,出入普洱的自驾车通行总量略有增加,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此外,由于清明节期间假期较短,群众大都选择在居住地附件的景区开展赏花、踏青、采摘、垂钓等多种形式的自助游,自助游成为了游客主要出行的方式,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受到热捧,农家乐生意火爆。

数据显示,清明节期间进出普洱市的自驾车总通行量71306辆次,同比增长6.22%,其中,进入本区域自驾车40668辆次,同比增长11.66%,离开本区域自驾车30638辆次,同比增长0.24%。

多举措做好旅游服务

记者了解到,普洱市旅发委为做好清明节期间旅游市场等工作,结合实际,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确保节假日期间全市旅游行业安全有序。一是及时向各县区转发了《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转发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做好清明节等假日相关工作的通知》,二是加强宣传,增强旅游企业安全意识,三是牵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纳入监管的旅游要素企业安全疏散通道、消防安全设施设备、楼梯、扶手、步行道、栈道护栏等重点部位的隐患进行排查,四是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安全监管,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此外,为切实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普洱市旅发委严格按照全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假日期间非法经营旅游业务、强迫消费、不合理低价、虚假广告、导游司机不诚信经营服务等行为,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好“96927”旅游投诉热线、国家旅游局“12301”旅游服务热线、全国旅游投诉和案件管理系统平台的作用,做好投诉问题的处理处置,并安排执法人员24小时接听热线电话并受理旅游投诉,维护游客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