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从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截至10月7日12时,德宏州国庆节假日共接待游客140.32万人次,同比增长7.57%;实现旅游收入测算13.01亿元,同比增长8.51%。
此次国庆黄金周,德宏文化旅游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独特性、民间性、国际性、时代性和创新性,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多彩的边疆异域风情,展示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德宏州民族团结、边疆和谐、开放包容的时代风采。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贯穿始终
黄金周期间,德宏州举行“我和我的祖国”金秋音乐会,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陇川县举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暨脱贫攻坚成效书画展;芒市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文艺专场演出及摄影展、花卉展,共同抒发“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炽热情怀。
各县市大街小巷、景区景点处处张灯结彩、国旗飘扬,随处传来《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优美旋律,各地游客、男女老少手持国旗挥舞,到处一片“中国红”。
此外,国庆期间,德宏州红色旅游备受追捧,畹町南洋华侨机工纪念公园、中共梁河特委纪念馆、芒市罗志昌纪念馆人流如织,各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共同缅怀为抗战胜利作出牺牲的革命先烈。
中缅胞波狂欢节展现“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新成果
已经连续第19届中缅胞波狂欢节在“东方珠宝城”瑞丽市如期举行,此次狂欢节正值云南自贸试验区德宏片区挂牌成立,更显其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特点。来自全国各地和缅甸、新加坡、巴西、法国、匈牙利、俄罗斯、爱尔兰、芬兰、瑞典、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嘉宾和游客共同参与了包括中缅风情狂欢大巡游、中国翡翠神工奖作品展、2019中缅瑞丽—木姐跨国双城自行车挑战赛等十多项精彩活动。并且还有“一带一路·丝绸南路谱新篇”主题文艺晚会和首届中缅国际啤酒音乐节为游客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在这里,各国各地嘉宾游客互动交流、尽情狂欢,充分展现了“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新成果。
文旅融合与“旅游+”“+旅游”促旅游转型升级效果明显
在云南省全面推进全域旅游、“旅游革命”和旅游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德宏州国庆期间充分体现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与“旅游+”“+旅游”的突出特点。
“民族文化+旅游”继续受到热捧。陇川县举办了第12届目瑙纵歌狂欢活动,作为景颇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活动,来自各民族、各地游客共同参与了这场素有“天堂之舞”美称的万人狂欢;盈江第四届花海乡村文化旅游节和芒市“一带一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暨第四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则把德宏五种世居少数民族服装、美食以及傣剧、傣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
“体育赛事+旅游”彰显“运动德宏”魅力。黄金周期间,“七彩云南·运动德宏”2019体育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激情上演,来自全国各省以及缅甸、俄罗斯、爱尔兰、芬兰、瑞典、西班牙、韩国、英国、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参加了中缅瑞丽-木姐跨国双城自行车挑战赛、中缅足球赛、中缅藤球赛、中国犀鸟谷山径越野极限挑战赛、中缅国际雨林越野车挑战赛等精彩赛事,各地各国游客与参赛选手一起感受热血澎湃与激情飞扬,体现“运动德宏”的无限魅力。
“生态+旅游”体验“诗和远方”。盈江县举办诗蜜娃底徒步帐篷音乐会,各地游客白天挑战雨林徒步、感受傈僳族勇士“上刀山、下火海”的惊心动魄。晚上搭起帐篷、燃起篝火、夜观星河、尽情狂欢。
定制游、赏秋游、乡村游成为国庆假日旅游市场新亮点
记者了解到,本次国庆期间,定制游、赏秋游、乡村游成为德宏州国庆假日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家庭游、定制游引领新时尚,更多游客与市民一起走进电影院、图书馆、纪念馆,汲取精神食粮,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赏秋游、乡村游热度不减,盈江诗蜜娃底、下勐劈、旧城香额湖、芒市黑河老坡、回贤古赛、陇川“佛祖花园”户撒等特色乡村旅游点持续火爆,各地游客或徒步赏秋、或围鱼垂钓、或体验美食、或露营歌舞,放松心情,回归自然。
自驾游仍是出游热门方式,城区市民乡村游、农村游客都市游出现双向对流高潮。特别是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文化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假日期间,德宏州文化旅游、公安、交警、运政、市场监督等部门切实加强值班值守,围绕国庆安保、扫黑除恶、安全生产以及云南省旅游从业人员“八不准”规定、游客退换货服务等积极开展联合巡查检查力度,着力抓好旅游安全保障,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本次,德宏全州假日旅游市场总体平稳,共收到11件旅游投诉,其中“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投诉6件,地方电话投诉2件,瑞丽市文化和旅游局接投诉1件,德宏州旅游购物退货监理中心接退款退货1件,省局转办舆情1件。11件旅游投诉均已办理完结,共退款22400元。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赵雄
通讯员 杨国芯 文
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孟鹏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