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南流的漠沙江,古朴典雅的花腰傣服饰,景色迷人的田园风光,神秘奇特的漠沙土林……。新平漠沙,这个哀牢山脉东麓的小镇,素有“花腰傣之乡”美誉,也是聂耳母亲彭寂宽的故乡,坝内年均温度为23.38℃。节假日,在这个以热带景观和傣族风情闻名的小镇上,市民、游客玩场多多。
漠沙镇距离新平县65公里,走进漠沙镇南碱花腰傣生态旅游村,刚进村口,只见傣族村寨的芒果树下,三三两两花腰傣女子围坐一起,刺绣纳凉。
“男人看田边,女人看花边,在我们这里,八九岁的花腰傣女孩就能舞针弄线。”树下,正在刺绣的刀大妈和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聊起天。
漠沙花腰傣女子是刺绣的能手,对花腰傣女子来说,刺绣已成为追求美丽、塑造自己、展露情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你走进漠沙傣族村寨,或是在村头、或是在茂盛的大青树下、或是在凉风徐徐的江边沙滩上,时常能看到花腰傣女子围坐一起,刺绣纳凉、嬉戏欢笑。在欢悦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着刺绣的技艺,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美丽的情思”展示在自己灵巧的手指下。
一般而言,姑娘们绣制出来的布块,多用作裙摆,或镶于衣袖、或作绑腿、或作衣摆。而哪家的姑娘若是能绣制出一套精致的嫁装,那这姑娘就算得上十分成器。而有的人家往往是母亲为女儿作嫁装,一件好的嫁装,妈妈缝绣得再勤快,也要花上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制好,因为每套亮丽的嫁装上,都点缀着世代花腰傣人传承下来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审美,展示着花腰傣人营造生活情调的独特能力。
在这里,市民、游客们可以买到自己心仪的花腰傣刺绣、竹编、土陶、秧萝等特色商品;西尼红糖、荔枝、西瓜等红河谷鲜果。
古老的村落,沉淀着自己的花腰傣故事。一直深入走下去,你会发现村寨里的村民们都友好朴实,虽然有些上了年纪的奶奶们不会讲普通话,但她们都会热情地对你笑,不停地喊着“屋里金万(傣语)吉祥如意”。
若不赶时间,游客可以在这里慢慢逛上一天,傣家土掌房、花腰傣传习馆、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采集野生稻基地遗址.....保证让你不虚此行。喜爱热带水果的朋友,还可以带些荔枝、芒果、香蕉回家。当然,当地美食牛肉烂呼、染色饭也值得一吃。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李亚 文 图
责编 刘赛娇
审核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