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主持召开怒江州脱贫攻坚第5次专题会议时强调,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抢抓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机遇,加快怒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取得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成效。
谈脱贫攻坚
当前已到了最吃紧的时候
阮成发在听取怒江州和省直有关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后指出,自第4次专题会议以来,怒江州脱贫攻坚精气神明显提振、易地扶贫搬迁有力有序、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实现“清零”、控辍保学合力初步形成、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全面推进,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
阮成发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最吃紧、最考验、最重要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坚定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聚焦深度贫困群体、聚焦短板弱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确保怒江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树立打持久战思想,下足绣花功夫,切实落实好后续帮扶措施,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深入细致耐心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要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在严查漏报率、“四步法”执行率两个关键点上着力,促使工作精准、学生家长尽责,降低失学辍学率。
同时,还要下大力气抓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住房保障、饮水安全保障和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及时防范和有效应对风险隐患,坚决避免扶贫领域出现“黑天鹅”“灰犀牛”事件。
据10月19日中共怒江州委、怒江州人民政府发布的《致奋战在全州脱贫攻坚工作一线的全体同志们的慰问信》显示,怒江州是全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之一,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上甘岭”。2011年至2018年,怒江州共有1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底的71.1%下降到2018年底的32.52%,独龙族率先实现了整族脱贫,全州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目标越来越近。谈旅游发展牢牢抓住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机遇
谈旅游发展
牢牢抓住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机遇
阮成发要求,怒江州要牢牢抓住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全力做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努力取得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成效。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带动力,算好旅游“经济账”,形成“一把手”抓旅游、各级各部门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以旅游业带动怒江州产业转型升级。
要超前谋划与旅游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升旅游供给能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以旅游产业吸纳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要高标准建好怒江美丽公路,打造“公路+绿道+驿站” 旅游出行新模式,加快自驾徒步、森林旅游、半山酒店等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建设,实现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引擎助推作用,为怒江高质量脱贫和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大滇西旅游环线是指“德钦—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保山—瑞丽—腾冲—泸水—贡山—德钦”旅游环线,汇聚了云南省最丰富壮美的自然旅游资源、最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6月6日,环线涵盖的云南6州市签署《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协同推动备忘录》,备忘录显示,6州市将协调开发、共商共建,发挥北线高山峡谷、雪山草甸、古城风韵、独特民族等资源优势,与南线的边境风情、珠宝玉器、多元民族、热带气候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项目规划相互衔接、项目争取相互联动、项目建设同步推进。9月12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云南省省长阮成发任组长。
怒江州地处三江并流核心区,拥有高山峡谷观光、民族风情体验、文化生态科考、神奇秘境探险、休闲养生康体为一体的丰富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据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消息,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怒江州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其中一日游客达10.62万人次,过夜游客达4.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71.9万元。
国庆期间,美丽公路福贡至泸水段试通车,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景区重新开放。利用国庆假日,许多游客选择到怒江旅游观光,一览怒江峡谷的俊美和奇特,感受少数民族的热情,品尝当地美食。其中,片马、老姆登、独龙江、丙中洛景区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民宿和农家乐生意红火。
来源:点赞云南
责编 沈艺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