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漾濞李家庄
天蓝,云洁
满坡的苹果鲜红、夺目
采摘苹果的村民正在不亦乐乎的忙碌着
因长期被甘甜的苍山雪水灌溉
这里的苹果果肉甜如蜜,糖分多,皮薄
最关键的是肉质十分细腻
而且它可不是一般的苹果
而是“绿色”苹果
贵也就贵在“绿色”上!
苍山引雪水 水改变了李家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李家庄这位老人 ,他虽已年过六旬,却默默无闻地帮助和带领群众,发展苹果产业脱贫致富。他,就是漾濞县苍山西镇美翕村李家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国富。
“20多年前,村里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村民吃的是洋芋和荞麦。”任国富回忆起当年群众的生活时,眼里闪着泪花。当时他和几个朋友商量,要想发展,必须先解决水的问题。1992年,他带着他的木匠团队,到苍山中寻找水源。
“以前父辈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他们也行动了,但是当时条件特别受限,只能无疾而终。”他召集全村村民,1993年1月开工,这条用生命换来的水渠,实在艰难。当时因为苍山上都是荆棘,他们从漫漫荆棘中开了一条路,他的堂兄弟因为不小心滚下山,尸骨无存。“出了事,很多人就害怕了,有的村民说老一辈人都没有做下来的事,我们也做不了。散了吧!而有的村民很让人感动,他们依然坚持施工挖渠。”六七月,恰逢雨季,有时候村民忘带雨具,他们就在雨中施工,看到这类场景,任国富突然害怕了,他怕辜负了村民。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想着,做什么就坚持到底吧!1993年8月,随着“水开通了!”村民们互泼幸福水,他们喜悦着几代人都未能得到的甘露,而水也确实改变了李家庄!
无经验、无资金、无技术 坚持总会有收获
“我们为什么不依靠苍山独特的生态气候,探索发展林果业呢?说不定将来会很‘火’的!”第一次提出发展苹果产业的想法,是当年他在与村民闲聊中说起的,后来在他的动员下,全村上下都有了发展苹果产业的念头。
苹果园建成后,由于缺乏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挂果少,品相和口感都不理想。任国富四处拜师求教。回乡后,他不断摸索,不惜重金聘请科技专家修剪树枝、改良土壤,引进“金帅”“嘎拉”“红富士”等优良品种, 2007年,他精心培植的苹果园终于扭亏为盈了。
“村民们都没钱,我也没钱。但我不想办法,这个产业就真正失败了。”谈起这些,任国富无怨无悔。苹果园建成七年后,任国富把果树划片承包给园里的工人们。乡亲们缺技术,任国富亲自教他们;乡亲们缺资金,任国富就把自家钱拿出来帮他们垫付,还帮他们担保借款。
2007年,通过“荒山入股”“劳动力入股”和“生产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任国富联合邻里乡亲组建了李家庄农民专业合作社。后来,在他的带领下,李家庄苹果园发展得愈来愈红火。
苍山雪水灌溉 “糖心”远高于其它产区
苍山西坡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宝库,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原始森林相连,苍山雪泉终年流淌,四季清风无污染,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矿物质,挂果品质优良。
每一颗苹果都包含着苍山雪域的独有风味,罕见的果蜜结晶,自然浓厚的蜜香味。高海拔里种出的苹果,带给你不一般的口感!
李家庄苹果虽其貌不扬,但确以其香甜、清脆、多汁等良好的品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成为漾濞又一绿色、纯天然的高原生态特色产品。
充沛的阳光和苍山雪水的培育,纯净生态的果园焕发着天然的生机,成就了一棵棵茁壮健康的果树、一粒粒饱含苍山养分精华的果实。因为生长海拔高、浇灌苍山雪水,李家庄苹果营养物质积淀丰富,“糖心”远高于其它产区。口感不仅甜,还带着因雪水滋润才有的清凉甘冽,非糖心部分也一样甜脆味十足。
如今,李家庄的苹果
又一次红遍山头
如任国富长年累月晒得黝黑的脸庞
在肃冬之际
给人以阳光
给人以力量
罗霞 文
就爱去 供图、视频
编辑 孙帆
审核 胡四美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