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庙]澄江文庙的“中大”往事

县城中心的文庙

坐北朝南的澄江文庙被称作一块堪舆宝地,南边面对抚仙湖,北边依靠舞凤山。府衙在其西面,武庙在东面。作为澄江境内最大的古建筑群,文庙却鲜有游客。66岁的张大爹就住在县城,他对文庙建筑很感兴趣,今天特意带放假的小孙子到文庙玩,“我去了国内很多文庙,在建水文庙还遇到过澄江老乡,澄江文庙有自己的特点,很多澄江人反而不知道。”在文庙,小孙子在逗燕子玩,张大爹便独自徘徊在棂星门,仔细看那些雕梁画栋。

澄江建文庙,始于元大德年间,当时建在金莲山麓,今天的旧城所在地。现在,旧城的这座文庙毁损比较严重,有坍塌的迹象。明代隆庆4年,府城迁于舞凤山下,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知府黄元治在新府城建文庙,由于康熙年间澄江人赵士麟担任左侍郎,因此澄江文庙突破一般府城规格,建筑规模特别宏大、壮观。乾隆、道光年间,文庙曾经重修过。到清光绪二年,文庙再次重修。

在澄江县城文庙街,我们看到的文庙便是光绪年间重修的,澄江县文管所负责古建的毕佳老师带我们重走文庙。

来到文庙大门前的空地,可见不时有车辆来往。文庙完好之时,这里是属于文庙的小广场。现在它被文庙的大门遮拦在外,每周街天,当地老人在此休闲娱乐时,它才显示出几分当年作为广场的样子。向文庙走近,我们来到大门处,大门并非文庙“原配”,大门所在地曾经是文庙照壁,进出文庙的门设在照壁东西两侧。

照壁已经不在,泮池却保存完好。泮池是文庙标配,澄江文庙的泮池因常年安居于此的小鱼而更显灵动。泮池是活水,水从何处来、流向何处至今不得而知。水位较低时,能看到池子里的石雕龙头不停在吐水,只知水源来自地下。

泮池还因精美的石雕闻名,泮池中间有一座三孔石拱桥,桥体围栏的石面全部是各色石刻浮雕,石雕内容包括海马、鱼、龙凤、犀牛、花鸟、十二生肖等。栏杆两侧各有11个石雕立柱,立柱由一块石头雕成,花样镂空,是各色人物形象。200年前,这座拱桥只有举人、进士或其他有名望的人能走,普通人需要绕过拱桥从两侧甬道出入。

走下拱桥,在泮池北边,拱桥两侧各有10只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子。有的小石狮子是后来修复的,看起来材质较新。

恢弘的棂星门和大成殿

眼前的棂星门因漫天盘旋的燕子显得格外生动。粗略数一数,燕子不下百只,毕佳告诉我们,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燕子栖息在棂星门上,当地人不会伤害它们。抬头一看,重檐歇山顶的棂星门,木材间形成了很多孔隙,正好便于燕子筑巢。因是州府建制,木质棂星门格外高大恢弘,石雕、木雕、绘画等各色艺术形式在这里达到完美融合。这里的石雕内容与泮池不同,雕刻内容以人物、马匹为主,马匹身材雄壮、腿短,像云南本地品种。棂星门上写明澄江文庙修建的时间:“清康熙四十一年建”。

棂星门后是大成门,说是门,其实是一间做穿堂设计的屋子,里面有赵孟頫真迹,万历年间,刘懋功将字刻在石碑上,石碑原本在旧城,后迁到现在的澄江文庙。这块石碑被玻璃罩子保护起来,可以称作澄江文庙之宝。

穿过大成门,就能看到大成殿,门口的月台上原来矗立的两根精雕龙抱柱已经没了踪迹。大成殿高达18米,毕佳介绍,这是省内现存文庙中最高的。“过去有规定,县城所有建筑都不能高于大成殿,表示对孔子的尊敬。”毕佳说道。大成殿是卷棚顶,完整的木头弯成拱状形成了屋顶。殿内被后人铺设了地砖,还供奉了一尊孔子的铜像。“这尊铜像也是后人雕塑放上去的,原本这里是孔子的牌位。”毕佳介绍。

大成门和大成殿的东侧,多年前建了一家宾馆,西侧至今仍是空地。过去,东西建有一层高的庙宇——乡贤祠和名宦祠,供奉着木牌位。经历时光变迁,现在的澄江文庙只剩下中间的主体部分。

大成殿里的学术讲座

和其它大多数文庙一样,澄江文庙建立之初,主要承担祭祀和教育功能。但77年前那段历史塑造了澄江文庙独特的一面。

1939年2月,穿着洋气的白衬衣、吊带裤、T恤衫、西服外套的男孩们和穿着灰格子连衣裙、毛线衣、及齐膝风衣的女孩们开始出现在澄江街头。他们是中山大学的学生,大多是广东籍或华侨。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前夕,中山大学奉命搬迁。时任中山大学校长的邹鲁与原法学院院长邓孝慈(邓当时居住在昆明)商定后,决定把中山大学迁往云南澄江。澄江距离昆明不远,交通算便利,且澄江有一批可供使用的房舍。

从1938年10月20日到1939年2月下旬,辗转到达澄江的各院系有教职员工245人(校本部人员未计在内),学生1736人。各院系安置之后,3月1日开学。

因文庙宽敞明亮,空房多而宽大,里面都没有塑像,只供着木质牌位,中山大学便利用文庙的名宦祠和乡贤祠等共设4个教学班教室,文学院和研究院都设在文庙。

大成殿层高较高,可容纳四五百人的会议或讲座,因此成为学校学术讲座或开会的场地。在文庙,吴康、陈国治、朱谦之、凌达扬等学者都做过讲演。

大成殿前的月台面积宽大且平整,周末,中山大学的师生们常在这里演出,“澄江很多人都看过中山大学的演出,聆听过马思聪和王慕珍的演奏。”澄江已故的学者杨应康在书中记叙到。

澄江人的福利还有文庙照壁等墙面上的墙报,师生们利用墙体出壁报和墙报。杨应康记录:“墙报内容丰富多彩,有宣传抗日的,有描述澄江风物的,也有生活杂感,还有漫画等等。”这些墙报十天半个月换一次,当地人很喜欢看。

中山大学的师生刚到澄江时,本地人是有些不习惯的。每逢路过文庙,本地人会探头看看这些大城市来的摩登青年。在杨应康老先生的回忆里,中大师生很时尚。当时,中山大学的女生都喜欢穿旗袍和裙子,有的脚上还不穿袜子,旗袍开衩高,两条大腿裸露在外面。这对当时的澄江社会来说简直是前所未有。更有意思的是,当时年轻的小伙子要是在街上碰到她们,都不敢直视,通常都会躲着看。

师生们的活动范围不局限在县城,他们走进澄江的山山水水,更多时候是搞社会调查。中山大学研究院曾经组织师生到澄江松园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搜集歌谣。

师生们在澄江的休闲娱乐

有时外出则是为野炊游玩。中山大学的学生们原来大多生活条件优越,澄江和广州的生活有着很大区别。广州陷落后,不少学生家家产荡毁,经多方筹措,才能来澄江就读,而依靠少量战时学生贷金度日,困苦可想而知。澄江的湖光山色是师生们最大的慰藉。

2016年,一组旧照流出,经辨认,这是中山大学师生们在澄江时候的留影。黑白照片里,有14位“青年生活社”的男生、女生在草地上野炊,锅台用几块石头随意垒就,锅上冒着热气。外出野炊,中大师生喜欢乘坐马车,杨应康老先生在过去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一到星期天,中大的男生、女生就一起坐着马车到城南的抚仙湖游玩。”这和澄江当地的习惯其实是有区别的,“澄江人当时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男女间不能直接交往,更不要说一起出去。”

旧照中也有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系迁云南澄江时期师生集体大合影,图片中有的男生戴着羊毡小礼帽和贝雷帽,有的男生穿着西服外套打了领带,几十位男同学身边只有两位女生,她们都穿着长裙,有一位还戴了手表。这组旧照,有的背后写了“赠维屏”,中山大学校友刘维屏是江西吉安县人,出生于汉口,1938年从重庆大学转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土木系,1939年转到澄江中大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中山大学的师生们非常喜欢在澄江的时光,把这里称作“小西湖”。这个偏居西南的小城也因为中山大学师生的到来热闹了好一阵子。学生的文化活动格外活跃,各年级都有集会,学校还有很多社团,如“民风剧团”、“粤声音乐社”、“青年生活社”、“政治学会”等。每逢假日或者周末,社团就组织同学从事抗战宣传、兵役宣传、寒衣募捐、节约储蓄、劳军义卖、卫生防疫等活动。其中以上文提到的“青年生活社”影响最大。1939年夏,“青年生活社”在抚仙湖畔组织了夏令营,游泳、爬山、演讲,活动丰富多彩。

与当时不少迁移西南地区的学校不同,中山大学不待抗战结束,1940年8月,时任中大代理校长的许崇清亲自主持学校搬迁,在澄江办学年余就回迁到广东的粤北。

迁校时,许崇清撰文,另一位教授书写,刻了一块石碑。碑文叙述了中山大学迁校经过和感谢澄江之意。后来文庙改建为粮仓,这块石碑被拆除,现在已经去向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