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弘扬历史文化魅力 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大理古城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意盎然的大理古城,将立足于千年文献名邦的深厚底蕴,以古城原生态、原住民保护为核心,依托“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资源胜景,打造集文化体验、文化旅游双创、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穿越千年历史时光 古都文化辉煌灿烂

大理古城地处滇西腹地,是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唯一一座穿越千年历史时光、六朝建政的古都和活着的古城,是千年前南诏国、大理国的王城,文化积淀深厚。

同时,作为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贸节点,古城区域内历史名人故事丰富、鲜活,民族、宗教文化多元并存,有南北城楼、杜文秀帅府、考试院、文庙、城隍庙等14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15处挂牌的古院落,以及复兴路、人民路形成的“一横一纵”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大理古城的街道布局基本沿袭了明洪武十五年建城时的“九街十八巷”规整棋盘式布局,并有许多保存至今的清末、民国年间的石木结构老建筑,这些传统建筑是历史的沿袭,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实物见证和载体。为此,在遵循古城的历史性、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突出白族民居建筑的独特个性,坚持整体保护原则的基础上,大理古城对区域内建筑风貌进行抢救性保护。

在实施古城风貌保护提升过程中,对历史悠久、建筑形态保存相对完好的的古民居建筑,大理古城按照文物维修的原则进行修缮和活化利用,让传统老建筑焕发新的生机,重现历史的光辉。

另外,通过对古城北门老旧变压器厂房片区的考察研究,大理古城启动变压公园项目,聚集大理文化艺人圈层,引入沉浸式主题演艺节目,打造大理文化创意高地、世界街区活化样板以及旅居社区示范基地。

科学规划功能区,确保古城可持续发展

大理古城特色小镇根据《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大理古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依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对古城核心区、控建区、缓冲区进行科学划分,控制发展步调,确保大理古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小镇规划范围包括建设核心区(大理古城景区)、产业区,规划用地总面积为3.1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核心区(大理古城景区)东、南、北三侧以古城城墙外道路中心线为四至界线(不含特殊用地),西侧以大凤路道路红线为四至界线(含大凤路道路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平方公里;产业区主要为大理古城外围的特色小镇产业配套空间,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16平方公里。

大理古城特色小镇建设,全面对接洱海保护,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对区域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大理古城的接待能力,减少“三污”排放。

同时,生态景观上,大理古城还实施了屋顶太阳能设施改造、市容环境提升、绿化景观提升、景观墙设置等工程,以四季植物的自身特性与白族民居建筑一起营造出四季之美的空间氛围,十步一色、百步一景,再现“风花雪月”的诗意画卷。

以文化旅游为核心,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大理古城特色小镇立足现有的建设条件、自然条件和产业条件,以文化旅游为核心,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从产业空间布局上,分为建设核心区、产业区、综合服务区三个区域。其中,建设核心区(即大理古城景区)为旅游、文化、购物等产业主要聚集区;产业区包含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南丝路与民族文化融合休闲体验区、南诏-大理历史文化深度体验区、文创会议区、休闲农业观光区、生态宜居区等六个产业区块;综合服务区为集交通集散、旅游服务、公共设施等为一体的“游客中心”功能区。

按照“一门两轴四片区”的总体规划思路,大理古城特色小镇实施了古城风貌保护提升、古民居院落修缮和活化利用、变压公园、杨丽萍大剧院、大理王宫文旅综合体等项目。2018年,特色小镇新增投资总额8.64亿元,其中政府投资1.84亿元,社会投资6.8亿元。目前,特色产业产值占特色小镇总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形成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品牌效应。

另外,大理古城特色小镇还组织开展了“非遗活动进社区——又见大理‘守艺人’”、大理州庆系列活动、萌宠迎新春、三月街民族节国际越野摩托车赛等丰富多样的景区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景区的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

华侨城赋能景区管理,让大理古城走出去

自2018年7月1日起,大理华侨城对古城内外60余万平方米路面、水景等清理清运工作开展环卫巡查质检工作。2019年1月1日起,大理华侨城正式启动大理古城景区运营托管工作,持续开展古城日常环卫绿化巡查、景区安保秩序及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监管、规划监察、排污环保监察等景区管理工作,共计清理占道经营30162起、清理流动菜摊点41475余起,管控超铺面经营10532起,清理电动车乱停乱放2840起,12315维权投诉站受理投诉531起,并多次组织开展古城内占道经营、占道停放、违规店招、违规门牌店匾、灯光污染、酒吧噪音污染等专项整治活动。古城环境卫生整体得到极大改善,旅游秩序整治成效明显,获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提升了大理古城旅游形象。

除做好大理古城景区日常管控,维持当地居住环境及秩序之外,大理华侨城也在积极助力“大理古城走出去”,通过不同媒介载体、形式,让更多人重新了解、认识并喜欢上大理古城。大理州庆系列主题活动“梦幻森林”呼吸灯艺术展在抖音、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点击量逾六十万;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与云南卫视联合制作《最美是云南—小镇大赏》,将大理古城设为专场之一;CCTV4《走遍中国》栏目拍摄录制了大理古城文旅融合进程主题影片;《云南日报》对大理古城内杨丽萍大剧院进行专版报道;“大理2019三月街·国际摩托车越野赛在”在CCTV1、CCTV5、CCTV13以及中国新闻网、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权威媒体进行广泛传播。

大理古城汇聚了“风花雪月”的核心要素,随着特色小镇建设推进,古城自然环境和城乡风貌的改善提升,大理古城将建设成为记得住乡愁、弘扬历史文化的人文魅力古城。

综合整理:罗霞

图片:大理古城供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