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雅土司庄园:不一样的“升级版藏民家访”

“扎西德勒”,伴随着声声祝福,身着藏族服装的小伙和姑娘为游客披上洁白的哈达。并和游客亲昵的拍照留念,随后进入“藏王家”。124张桌子上放着牦牛肉、酥油茶和青稞面。落座后敬上热腾腾的酥油茶,青稞炒面,油炸的一些食品。在现场,青稞酒随意地喝,边进食边看舞蹈表演。藏家小伙子舞蹈彪悍,歌喉浑厚,藏家姑娘舞姿婀娜,歌喉嘹亮高亢,香格里拉藏族歌舞种类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建塘镇锅庄舞、尼西情舞、塔城热巴、德钦弦子舞、牦牛舞等等。这些都是迪庆香格里拉藏民家访中的传统表演节目。游客在藏民家访时,也可以即兴与当地的藏民一起表演互动节目。


扎雅土司庄园最早创办于2011年,占地12亩。问及是何原因创办庄园时,32岁的创办人和云雷笑笑说,早年的他从事导游行业,那时候带着游客走了好多地方,民族文化根植于他的内心。记得,有一次,当他体验了拉萨藏王宫后,得到启发。决定想趁着旅游业景气的时候抓住契机做土司庄园"升级版”的藏民家访,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当地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是想一手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升级版藏民家访”!如此,“扎雅土司庄园”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创办之初,打开市场成了最大的困难。2011年,他到上海负责香格里拉推介会,机缘巧合结识了携程的云南区域负责人。当区域负责人听了他的想法后,毅然决定将扎雅土司庄园纳入携程游客进入香格里拉旅游娱乐活动唯一指定的地方。从此,扎雅土司庄园的发展红火起来。目前,这里的客源来自于携程、去哪儿等高端网,或者是一些自由行游客;而餐类品质分为A餐和B餐,推荐价格也控制在280至380元,并且还有小火锅、精品藏餐、特色美食等相伴,可以说保证了每个游客有十荤十素的搭配余地。

踏入庄园,游客如织。在这个12亩的范围内,一进门两边就是精心打造和设计的“卡卓刀博物馆”和“糌粑盒、氆氇博物馆”,不亚于一个中等博物馆,正对大门的是1号楼,一楼为表演厅,同时也是游客们用餐娱乐的地方,可以同时容纳多人!二楼楼梯旁摆放的一件件老旧的物品,浓缩了藏文化的经典。据和云雷介绍,这些水桶、水瓢以及老物件都是自己从周边各个村子里收集起来的,废了不少劲。跨进楼上正厅,精致而细腻的藏式装修,体现出土司时代的风范。玻璃框里那古旧的马鞍、藏刀等更是和云雷历经千辛万苦从西藏地区“请”回来。2号楼旁的唐卡、土陶展览室,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唐卡绘画和精致的土陶罐,仿佛置身民族博物馆。他开玩笑的说到“很多人总是说我们爱收藏的人守不住钱,一个爱不释手钞票就不知去向”。

做有情趣的人,这是不忘初心。他说,这里演员有54人,90%来自于农村。每当有新进的员工时,导游出身的他亲自上阵培训,让他们真正能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并请专业老师、编导进行2个月的培训和排练。

和云雷不仅是收藏家还是一位慈善家。在他的庄园里,还有两个一直受他资助读书的本科生。实习两个月时间既有工资又能锻炼工作能力,一举两得。而在他的老家,村里的28户贫困户也一直受他资助,经常会送去大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1号楼二楼右边的佛堂了摆着很多送给和云雷的锦旗,都是“爱心助学”“爱心救助”的感谢锦旗。他坚信人只要怀有一颗善心并且及时行善,总有一天会有回报。自己虽然不求回报,但是看到被自己帮助过的人脸上灿烂的笑容,他的心里也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

 

产业插上文化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当提及对庄园未来发展的规划时,他说到,打算对2号楼进行整改,并且想请来民间艺人成立作坊,这样可以让游客及参观者更好的、更直观地欣赏到藏族的文化的真正内涵;就下一步来讲,他还想打造关于香格里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并且继续开辟出一个3号院,将迪庆的民族特色融合到一起,他说,其实民族文化不仅仅是歌舞文化,更是方方面面的延伸,自己更希望弘扬的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有梦想,才能看得远;有灵魂,才能经得起品味;有文化,才能走向更远的地方。

晚上九时许,表演已结束,游客们还意犹未尽。院里已燃起了熊熊篝火,让游客久久不愿离开!到扎雅土司庄园观看藏民家访的游客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云报全媒体记者:王帮旭 刘晓 洛桑央宗 史效轩
通讯员:妮雍卓玛 陈慧勤/文
李秋明/摄
责编:赵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