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巴拉藏语的音译,民间称为“香格里拉”,其意为“极乐园”,是佛教中的佛国净土,为时轮佛法的传承地。
香巴拉时轮金刚立体坛城
公元1027年,释迦牟尼佛于成道一年后,应请求在灵鹫山之东,向香巴拉贤月国王传授时轮大法,佛祖幻化为时轮金刚威严相,传一万二千颂,讲述宇宙万物成因,日月星辰运行,生住异灭规律,气脉明点修习和轮回解脱之道。贤月王将这一包罗万象的密法整理为《时轮根本续》,并以七珍八宝建时轮坛城。此后,香巴拉国王都以弘扬该密法为主,整个王国在时轮金刚的护持下使得这里的居民拥有着超凡的智慧,摒弃了偏执、痴迷和贪欲等执念。
时轮金刚是最后从印度传到西藏的密续系统之一,最为深奥。时轮金刚坛城有722位本尊,在外相上代表不同的行星和世间,在内身中代表不同的气脉明点,至于密层则是本尊清净无染的本质。佛教认为整个宇宙,包括世间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变化,没有永恒的东西,时轮代表时间之轮,代表全知,与一切时间同在,知晓过去、现在未来。时轮坛城乃时轮金刚大佛的修行之地,每天都有僧侣和民众前来祈福。
在2005年,香格里拉文博中心开始建造“香巴拉时轮金刚立体坛城”,经过十年精心打造,该坛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其直径为14.23米,高7.371米,共五层为木质包铜鎏金锻造,为世界室内最大工艺最精美的坛城,被称为中国“黄金屋”。时轮金刚第一层有四个不同颜色的门,它所代表的意义为时轮金刚密法四大精髓之处。
坛城分为五层:身、语、意、无上智慧、极乐。身城内部是语城,语城中心的平台上,是意城。意城有两重,为“无上智慧”和最高层“极乐”部。极乐部则为时轮金刚大佛的住所。时轮金刚坛城为时轮金刚大佛传经讲课之地,在坛城底层外围,有六条依靠底座而向外延伸的环圈,代表了地、火、水、风、空、识。
“香巴拉时轮金刚立体坛城”内,一共供奉了1177尊佛像,并且在2015年3月12日通过吉尼斯认证,并与5月28日由十一世班禅大师赐名“香巴拉时轮坛城”。
香巴拉千幅唐卡
香巴拉时轮坛城景区于2015年6月21日举行的香巴拉时轮坛城命名典礼暨单次唐卡展出创造了吉尼斯之最。
1699幅唐卡,内容包括藏族人起源、香巴拉王国、藏族苯教、四部医典、藏传佛教八大教派上师传承传记、历代达赖喇嘛及班禅传记、萨迦法王八思巴传记、释迦牟尼本尊传记、时轮坛城所有天尊、各种本尊、护法等系列唐卡,这些唐卡制作精良,风格迥异,派别多样,形象地展示了藏族文化、历史和宗教信仰。
在香巴拉时轮坛城唐卡展示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副略显古旧破败的唐卡,唐卡外无布匹包裹,左上角还有轻微的破损。盘坐在正中央的是阿底峡大师,两旁端坐着他的两个大弟子。在阿底峡大师的四周,密密麻麻的围绕着他的弟子和亲传弟子的徒弟,在每一个小徒弟的左上角,都有一排金黄色的藏文,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藏文标注着每个人名字。这不是一副普通的唐卡。
这幅名叫《阿底峡》的唐卡,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失传的宁玛画风创作,阿底峡大师是藏传佛教噶当教派鼻祖,这幅唐卡囊括了当时所有噶当教派的高僧大德。经历了600多年时间的洗礼,细微的破碎改变不了它的威严,唐卡的颜色也在时间里沉淀出了岁月的滋味。这幅唐卡,给后人研究噶当教派或其他教派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该唐卡的收藏价值极高,现为香格里拉文博中心的镇馆之宝。
唐卡的主要在于题材、流派、画风三方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具有不同特点的唐卡不断出现,在传承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大致的分类,根据产地和流传地域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主流画派:卫藏地区的勉唐画派、噶当画派、青直画派,其中以勉唐画派为主;康巴地区的噶玛噶支画派;安多地区的热贡画派—新勉唐画派等。
根据制作方法和使用材料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堆绣、刺绣、珍珠绣及黄唐卡、红唐卡、黑唐卡等。
香巴拉王朝的曼唐
藏语中“曼”是“医”或“药”的意思,“唐”则是唐卡的简称。曼唐的基本内容是藏族《四部医典》。曼唐反映了藏族医药学几百乃至上千年的发展过程,是以藏医药为主要内容的医学挂图,它是我国医药学的一朵奇葩,更是世界古代医学体系中的稀世珍宝。
2014年8月,景区所收藏的175幅手绘藏医药唐卡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认证。该手绘作品是根据藏医经典《四部医典》内容,绘制生理病理树、药师佛坛城、诊断树、治疗树、解剖学、胚胎学、食用药材等175幅唐卡,详细介绍了藏医的博大精深。
在1973年,知诗(吴公门巴)出席云南省老中医学术经验交流会时,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选择已初步确诊肝脓疡、肝硬化、急性传染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热等10例尿液标本,让知诗当场诊断,其中7例诊断与检验科诊断吻合,引起医学专家的关注。
知诗(吴公门巴)在昆明崭露头角后,慕名前往看病的人骤增。这也让藏医药在外地人心中敲响了新世界的大门!
香巴拉王朝民风民俗
藏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灿烂文化遗产,而这些遗产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得到了积淀和传承。民俗文化是藏文化极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它在远古中诞生,具有悠久的历史仪轨。其中物质文化包括藏地的风光、建筑、服饰、交通、用具、生产等;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宗教、节日、文学、艺术等方面。
展厅里丰富多彩的服饰、器具等藏民族古、现代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都是手工制作且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许多展品向人们讲述着神话般原始古朴的故事。
香巴拉王朝守护神——时轮金刚大佛
在展馆的中心时轮金刚立体坛城的楼上,有一尊高20.5米,最宽处13.4米,厚处达7.5米,自重20吨的时轮金刚大佛。
时轮金刚大佛为四首十二臂时轮金刚,胎质纯铜 ,外表鎏金,是由藏族民间工艺师打制而成。在制作时轮金刚大佛的过程中,不下十次的调整大佛的比例、形态、手指交叉的方向。制作时间之久,细节之细腻,和时轮金刚立体坛城相互呼应。
时轮金刚大佛的内部装藏品包括经文、金银珠宝、药材、圣物、绸缎及生活用具约4吨。这座纯手工藏传时轮金刚大佛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认证。
在香格里拉文博中心的“香巴拉王朝中”,你可以一馆阅遍藏历千年,去接触佛学、去感悟佛学。在这座“香巴拉王朝”瑰丽的城中,感受藏历千年,欣赏文物精品。巧夺天工之瑰宝、魅力时轮金刚立体坛城、肃然起敬的佛像,带你走进不一样的世界。
云报集团融媒体记者 史效轩 刘晓 王帮旭 洛桑央宗/文
李秋明/摄
通讯员:妮雍卓玛 陈慧勤
责编:和秀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