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响,各地春节假期延长,但返程客流已经出现。公路、铁路、民航和市内公共交通都采取措施应对客流变化,并做好防疫工作。总台央广多路记者带你看北京西站、北京南站、首都机场......
火车站、机场:对往来人员检测体温加强通风消毒
虽然春节假期延长,但是仍然有旅客按原计划返回北京。
旅客:“因为想着明天后天人多,为了避开人多的时候。”
这名旅客来自河南南部的信阳市,邻近湖北,她说,一路向北,车里都没坐满。
旅客:“人挺少的,都戴了口罩,没有人不戴。”
受到疫情影响,北京西站1月30日到达旅客是7.8万人,不到去年同期的1/3,1月31日预计到达10.5万人,也只相当于去年日均水平的2/3。到站乘客需要提交填好的个人信息单。
(北京西站)
北京西站党委宣传助理袁旭冉:“信息单记载着旅客的身份证信息、车次信息。发现车上有乘客发热和身体不适,可以方便及时找到同乘的乘客。”
火车站和机场都对往来的人员检测体温,并且配备红外线测温仪,提高效率,避免人员等待和聚集。候车、候机场所还加强清洁、消毒和通风。
(北京西站工作人员正在消毒)
(北京南站隔离区)
(北京南站工作人员用红外体温仪检测进站旅客)
北京南站新闻发言人梁兆钰:“空调系统,我们都挂绳便于检测,你看红绳在那飘,通风系统我们开到最大了,保证高架候车区的通风。”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首都机场已成立专门工作组,开展防控处置工作。
首都机场已采取措施如下:
1. 加大航站楼内新风送风量,加强对首都机场各区域的消毒频次;
2. 对特殊发热旅客设置了专门的转运程序和路线,避免与其他旅客发生接触;
3. 对所有来京航班乘客进行体温检测;
4. 对所有进出航站楼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记者实地探访,1月31日出港旅客人数较少,到达旅客人数开始回升。在进入机场的停车场、快轨通道,出发层通道,都设置了测温点,同时在出发层服务台大屏幕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制作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提示。
(首都机场大屏)
据机场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是国内出发只需在进入机场时测温,出境旅客在出关时还有一次体温检测。如果有发热旅客可以前往8号、10号出发口的临时医疗点。
加强疫情期间从武汉出境的旅客信息筛选
由于交通管控,春节前出境游的湖北旅客目前很难直接飞回武汉,国内其它城市也在准备应对。在南京禄口机场,边检增派警力、加开通道。
(禄口机场)
南京边检执勤三大队刘静:“航班落地前,我们会在后台核查梳理出疫情期间从武汉出境的旅客信息,及时通报给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和机场应急部门,便于他们对入境旅客有重点地进行体温及医学检查,如有特殊隔离需要的情况,我们也会开辟单独的隔离通道,用于验放这些旅客。”
高速出口:测试体温和登记信息,并提高通行效率
在自驾车返程的重要通道高速公路,各出口都有体温检测和登记。
(天津高速公路出口,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 )
天津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质监支队队长陈星:“做到百分之百的拦车,所有的车辆一定要拦停,百分之百的要测体温,还有信息登记,如果感到有疑似的话,我们要对车辆消毒。”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总队长邢培毅表示,根据ETC信息,节前离开上海的车还有60多万辆没有返回,由于检查工作造成出口通行效率降低,未来几天需要进一步加开通道,缓解压力。
(上海高速公路 | 图自视频看看新闻Knews综合)
邢培毅:“最堵的G15朱桥检查站,1月30日下午一点钟的时候拥堵还有三公里,1月31日中午12点已经新辟了四个车道,目前没有拥堵的情况,车辆即达、即查、即走。所以接下来我们对相对拥堵的G2、S32这些道口将采取相同的办法,有条件的要尽可能地多开车道。”
而在外来务工人员返程的重要目的地广东,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联合医疗部门在服务区设立临时医疗点,检测体温。
(乐广高速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乐广高速黎溪服务区负责人李步帆:“划分湖北籍车辆专用停放点,并设立专用隔离房,对各餐饮项目推行打包外带模式,减少人员汇集现象。”
城市公共交通:根据客流量做出调整,并加强清洁
一些大城市的公共交通也因为疫情作出调整,可能影响返程旅客。上海通往苏州的地铁区段和北京通往河北的公交线路目前仍然停运。上海地铁最近两天的客流量都不到100万人,比去年同期下降八成。
(上海地铁 | 图自视频看看新闻Knews综合)
北京市内公交车的班次也减少,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几天会根据客流逐步加开。
工作人员:“市内公交都是正常运营的,每趟车出发前和返回后都会消毒。现在假期还在延长,班次间隔大一点,恢复上班了班次也会增加。”
共享单车的清洁防疫也在加强,一家共享单车企业在南京的运营人员王子澄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南京工作人员在擦拭共享单车)
王子澄:“用84消毒水,对用户经常触碰到的地方,像车篮,包括车把手,还有坐垫,还有锁,给清洗消毒一下。”
来源 央广新闻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