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难,我不添乱。坐在家里,就是贡献。”为丰富防控时期市民家庭的精神生活,永善县整合行业资源,发挥部门职能,通过组织开设“图书超市”“流动展厅”“双语套餐”等多种形式,丰富市民“宅”生活,助力疫情防控。
“图书超市”不打烊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侵袭,让我不能外出探亲访友,但是现在只要随手拿起手机,点开‘移动图书馆’,就能观看各种视频、学习各种知识,让我‘宅’在家里一点都不无聊。”2月6日,刚安装了移动图书馆APP的市民张大哥高兴地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宅在家里、减少外出”,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选择。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丰富广大群众节日居家文化生活,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星空公司推出“移动图书馆APP”,为广大读者开辟学习通道、搭建学习平台,让读者朋友在家中就可以尽情阅读各类图书、期刊等,在全民战“疫”期间送来一道道贴近生活、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增强全县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为让大家掌握更多防疫知识,移动图书馆APP还特别推出‘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免费资源,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安全公开课、防疫专题、超星学术资源及品读经典听书资源,供读者在线阅读。”县图书馆馆长赵秀清告诉记者。
“流动展厅”聚力量
“天天宅在家里,我都躺胖了;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看电视,感觉好无聊;孩子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耍手机,怎么办哦……”看到微信群、朋友圈里市民们的不断“吐槽”,永善县相关部门也捕捉到各个家庭的需要,积极行动起来。
为丰富疫情防控时期家庭的“宅”生活,疏导市民“宅”情绪,永善县文联组织开展“抗击疫情——永善县文艺作品征稿”活动,通过微信群传播后,吸引了县内外广大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书法、绘画、诗歌、散文、随笔、摄影等原创文艺作品纷至沓来,工作人员分类整理、编辑,不定期在自办的“小地方文艺”推出,既能让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又达到为防疫工作加油鼓劲、传递正能量的目的。
从1月29日开始,每天一期,目前已推出10期,刊发文艺作品70(篇)件,其中:诗歌38篇、散文4篇、书法15篇、绘画5件、摄影4幅、快板2篇、纪实2篇。“宅在家,可静下心来看书,认真临摹名家书法字贴,然后再创作一批防疫题材的书法作品,参加各种活动,这种生活也别有一番风味。”书法爱好者李文灵感言。
永善县团委针对青少年放假“宅”家的实际,举办“共同战‘疫’,争当防疫宣传小能手”作品征集”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通过视频、手抄报、书信、歌谣、诗词、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最美逆行者”致敬,为他们呐喊助威,加油鼓劲。主办方将对所征集作品进行筛选,择优在“永善团县委”微信公众号刊登,并奖励相应小礼品,让他们度过一个难忘且有意义的假期。
“双语套餐”受欢迎
“打竹板,响连天,永善文旅来宣传,父老乡亲听我言,今天不把别的说,只把疫情来宣传。二〇二〇春节到,新型冠状病毒闹,疫情起源在武汉,全国各地都蔓延……”2月7日,在黄华镇甘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利用流动宣传车走村串巷全天候无缝隙播放方言快板《永善疫情防控靠大家》,特别熟悉的乡音,通俗易懂的内容,朗朗上口的旋律,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提升自我防护能力,使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到户、传播到人,家喻户晓,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及时组织人员创作快板《永善疫情防控靠大家》《永善疫情防控听我言》,并由溪洛渡艺术团演员采取普通话及方言进行录制,通过“文旅永善”、“微永善”等多个微信公众号向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同步推送。同时,及时下发至全县15个乡镇142个村(社区),用广播、大喇叭、流动宣传车、手持扩音器、预警广播、小音响等进行播放宣传,向千家万户发出疫情防控“最强音”,解决部分群众不识字,看不懂宣传标语的问题,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知晓疫情防控知识,切实做到防疫宣传不留死角,不断增强防控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广泛动员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采取快板、三字经、三句半等接地气的形式,积极创作文艺作品宣传疫情防治知识,弘扬正气、鼓舞士气、提振人心,用线上传播和流动宣传等方式,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艺工作者的力量。”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代基凯 通讯员 黄 桦 文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代基凯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