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着全国,面对疫情,红河州文化和旅游系统积极联动各县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各直属单位的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根据抗疫的主题进行创作,以小品、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艺术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突出红河地域特色,用正能量的作品鼓舞人心。
2月6日起,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以“文旅头条”“红河文旅”等新媒体矩阵推出“文艺抗疫”系列稿件,向广大市民展示抗疫期间红河州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创作的文艺作品,普及防护知识,歌颂抗击疫情的动人事迹。今天就跟随小编来看看第七个系列“非遗剪纸篇”吧。
当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正争分夺秒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时,红河州元阳县的非遗传承人们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加入到宣传疫情防控的队伍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河州元阳县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吴世竹,以自己独有的剪纸技巧,创作出抗击疫情剪纸作品12幅,通过剪纸向大家传达了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和美好心愿。冬雪终将消融,疫情必能战胜,让我们继续努力,以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初心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共同谱写非遗保护传承的美好篇章。
吴世竹,女,汉族,1957年5月出生于元阳县小新街乡。作为吴氏刺绣的第三代传承人,家有“男传银匠,女传绣花”的传统,她从事刺绣与绘画工作已四十余年,目前传承项目有刺绣、边疆地区汉族绘画。她的刺绣作品在2015元阳县首届国际摄影双年展和元阳县民间刺绣大赛展出;绘画作品(当地称描花)在元阳县各处可见,并且随着元阳姑娘的远嫁,刺绣作品也被带到了省外甚至国外;她的绘画作品覆盖于红河州的元阳县、金平县、屏边县等边疆县,刺绣和绘画技艺涵盖嫁妆刺绣、绣花服饰、绣花鞋、绘画设计,佛教绘画等,现在手工刺绣和绘画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截至目前,吴世竹的刺绣作品已有3000余幅,绘画(供别人刺绣)9万余幅,培养刺绣传承人30人,带动3000余名边疆妇女发展刺绣业,形成年产值10万余元以上的规模。
云报文旅全媒体实习记者 李捷 文
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王振纯 张玉菊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