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像对待家人一样服务企业

五华区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中心“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完成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实现制度创新更大突破,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以前,所有证照办完最快也要约90天,如今我们只要40天左右就能办完,还大大节省了我们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云南俊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天北城项目工程部经理代林斌介绍:现在公司开发项目涉及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审批事项,都交给了“五华区政务服务联络官”帮助办理。

“五华区政务服务联络官”是五华区2019年8月在全省首家推出的项目审批全流程免费“帮办代办”服务。服务按照“自愿委托”的原则,通过全程免费代办、审批协调、流程优化、跟踪指导,提供“贴心式、保姆式、点对点、主动式、全方位”服务,让企业花最少的精力、用最短的时间办完事。这是五华区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一个缩影。

深化放管服 再造办事流程

“作为人力资源公司,我们公司有大量招录用工的业务,每周都要到这里办理职工的社保、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等事项,女职工还会涉及生育保险的报销,上了年纪的职工还有特慢病的参保问题,以往就是办1个职工的社保、医疗事项,也要把所有窗口跑个遍才能办理完成,遇到办理人数多的时候,需要叫上好几个同事同时在多个窗口排队才行。”在五华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云南润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童映梅说,“现在好了,无论办理多少职工的社保、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等,都只需交一次表格,在一个窗口就能顺利办完。”

2018年9月,五华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管理局、五华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至龙泉路191号万彩城市花园6栋办公。此次搬迁,服务中心不仅实现了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与升级,服务举措也进一步“扩容升级”。服务中心按照不同的服务事项,将3000多平方米的大厅以不同的颜色分为4个区域,共有“一窗式”办理窗口63个,实现168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办理”。按照“能简则简、能并则并、能快则快”的原则,再造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推出“中午不打烊”服务模式、免费复印打印服务、免费邮递结果物,在全省率先组建“政务服务联络官”队伍,提供项目审批全流程免费“帮办代办”。2019年1至12月,服务中心各窗口共受理各类事项756839件,办结756303件,办结率99.93%,按时办结率100%;在所受理的各类事项中,行政许可事项206060件,公共服务事项550779件。

一组来自五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更能说明变化:区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原来的310项减少至32项,企业设立核准登记项目、企业变更核准登记项目、企业注销核准登记项目时间由10-30个工作日分别压缩到承诺的1.5、5和5个工作日。

亲商安商 转变政府职能

提到云南广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很多人未必知晓,但说起遍布全省各州市的“飞阳铁板烧”“本埠釜山料理”“一頭屋东京烧肉”等美食餐饮,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过去每个门店都是独立运作,从去年开始,我们考虑实行总部经济管理模式,在主城选一个区落户,统一管理全省40多家门店。对于我们的电话咨询,五华区非常重视,一位副区长还特意上门询问相关情况,这让我很感动。随后五华区经贸、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主动对接,落户的相关事宜很快就办理完毕。”2019年8月26日,在五华区召开的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暨稳增长政策兑现大会上,接到20万元扶持资金的该公司法人潘成强表示:“我们打算继续开分店,投资餐饮相关产业链,首选还是在五华区范围内。”

在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兑现稳增长政策奖励的同时,五华区围绕创优发展环境,制定《区级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方案》,由32位区级领导挂钩联系138家辖区内重点企业,50家重点培育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2019年8月12日,五华区委书记陈伟率队赴爱尔信集团走访调研,商议提供五华区旧办公楼与爱尔信合作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承载基地,用市场化的手段来盘活老旧楼宇、扶持产业发展的前景。

2019年8月28日至30日,五华区代区长王秀江带队,赴北京、济南进行招商引资和企业走访,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签订了《招商引资框架合作协议》,与远大置业集团签订了《远大置业集团助推五华区产业转型战略合作协议》和项目意向合作协议。其中,远大置业集团与五华区将就购物中心、总部经济、养生酒店、健康养生等项目开展合作,发挥双方契合度高的特点,导入远大置业集团优质资源,积极助推五华区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营商环境政策高地

2019年,五华区提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先后制定《五华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和《推动五华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56条政策措施》等,其中多条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措施事关营商环境。

五华区自2017年起建立“1+X”稳增长政策体系。2019年的“1”就是《56条政策措施》,包含项目建设,培育建筑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产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等17个方面的56条具体措施,涵盖三次产业各行业领域的鼓励扶持政策及确保项目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等多项举措;“X”是在“1”的基础上,每年有针对性制定或调整一些专项政策,如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等。2019年专门增加了一条鼓励支持商贸总部企业连锁经营发展的政策,对辖区大型百货、连锁类商贸企业每年新开的门店,根据面积大小,给予一定资金补助给予。“一方面,要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实惠;另一方面,要实实在在地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满意。”五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五华区2019年还出台《五华区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工作方案》,对标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探索推进企业开办流程、项目审批环节、水电气等基础配套市场服务、财产登记便利化等方面的改革,其中就包括项目审批全流程免费“帮办代办”服务。在减税降费方面,五华区将持续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确保降低企业增值税税率、个税专项附加抵扣、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等系列政策及时落到实处。据了解,2019年,五华区预计为辖区3万余户企业减负13亿元。

“落户五华10多年来,五华区用对待家人的态度和服务,让我们安心的留在这里,不断发展壮大。”云南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艳红用表示,“未来3年,希望将苏宁旗下地产、金融、汽车等八大产业引入五华区落地,继续增强总部经济活力,将苏宁刚刚并购的万达百货、家乐福纳入五华区总部经济的范畴,通过苏宁在五华区传统商圈持续开店的能力,与五华区共发展、齐腾飞。”

来源 云南日报

记者 龙舟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