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抗疫】用文艺作品传播正能量 鼓舞人心(系列二十四·绘画篇)

2020年初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着全国,面对疫情,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积极联动各县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属各单位,主动发挥职能优势,动员和整合社会文艺创作人员力量,把防控阻击疫情作为践行初心使命,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争做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者、支持者、参与者、践行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疫情防控主题进行,创作了一批音乐、舞蹈、曲艺、书法、美术、诗歌朗诵等群众艺术作品。

截至2月20日,红河州共创作273个作品,其中音乐23件、舞蹈1件、曲艺8件、书法83件、美术94件、剪纸12件、诗歌朗诵11件、摄影19件、紫陶21件、健身操1件。这些作品歌颂了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英明决策,礼赞挺身而出、抗击疫情的时代英雄,奏响众志成城、大爱无疆的时代精神,内容充满正能量,并突出了红河地域特色,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要求和防治知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形成抗击疫情强大合力,为全面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注入强大正能量。

2月6日起,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以“文旅头条”“红河文旅”等新媒体矩阵推出“‘艺’起抗疫”系列稿件,向广大市民展示抗疫期间红河州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创作的文艺作品,普及防护知识,歌颂抗击疫情的动人事迹。今天就跟随小编来看看第二十四个系列“绘画篇”吧。














作者简介:向进兴,男,1975年生于云南建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县级传承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书法家协会会员。在建水紫陶创作中,崇尚传统,坚守传统,以艺制陶,借古开今,力图以传统诗书画印来开启陶上文人画的精神品格与文化内涵,2003年成功开创了陶上水墨重彩刻填技法。2005年中央电视台《华夏文明》在《雅陶出建水》系列节目中作了专题报道。作品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美术馆等博物馆。

新冠肺炎疫情时刻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建水非遗传承人亦关注着武汉疫情、全国疫情、家乡疫情的发展变化,作者虽未能上疫情防控一线,却利用居家时光,用手中的画笔致敬最美逆行者,记录建水人民与恶魔斗争的真实场景。希望以此鼓舞士气、增强信心、赢得胜利!

云报文旅全媒体实习记者 李捷 文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王振纯 代基凯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