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日发布的《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显示,2019年中国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但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旅游业都遭受巨大冲击。目前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国内景区陆续恢复开放,各景区景点开始预售门票,旅游服务商们也正通过多种联动形式蓄积新势能,带动旅游业复苏。
2019年中国出入境旅游总人数3亿人次 同比增长3.1%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量的11.05%。
中国旅游研究院表示,2019年中国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稳固。
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45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其中,外国人增长4.4%;香港同胞增长1.4%;澳门同胞增长6.5%;台湾同胞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入境过夜旅游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4.5%。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1.55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3%。
旅游业应对疫情时应避免恐慌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格洛丽亚·格瓦拉近日在伦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旅游业产生重大冲击,但各国在应对疫情时要避免恐慌,过度反应只会给旅游经济带来更严重危害。
据WTTC初步预估,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全球旅游业损失至少220亿美元。格瓦拉呼吁各国在加紧应对疫情同时不要恐慌。她认为,恐慌和极端政策会带来比疫情更糟糕的影响,各国可以根据情况采取适当措施。此外,政府保持疫情信息公开透明,让民众及时了解最新情况,可有效防止和减少恐慌。
格瓦拉曾出任墨西哥旅游部长。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令墨西哥旅游业损失严重。格瓦拉带领相关机构为墨西哥旅游业复苏付出诸多努力。2011年墨西哥旅游业全面恢复,国际游客人数破纪录。
格瓦拉相信,旅游业是“最有韧性、总能恢复的行业之一”。她说,WTTC最近20年的案例研究表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周期在持续缩短。“WTTC针对4种不同类型的危机研究显示,从2001年至2018年,旅游业恢复的时间从平均26个月减少到10个月。鉴于旅游业的弹性在增强,中国旅游业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的速度可能比2003年从非典疫情中恢复得更快。”
“云”上自由行蓄积旅游新势能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旅游业遭受重创。近日,随着湖北以外景区陆续恢复开放,借助“云”服务,实现“自由行”,旅游服务商们正通过多种线上线下联动形式蓄积新势能,带动旅游业复苏。
科技赋能“云”出游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3月1日,布达拉宫首次进行网络直播。一小时,100多万人进入直播间实时观看,相当于布达拉宫以往全年的客流量。
布达拉宫为这次直播掏出了“家底”,包括以往不开放的金顶群、鲜少露面的馆藏经书。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觉旦表示:“数字化新方式营造了更有互动性的参观体验。”
带全国游客看最“南”的南海博物馆,穿越古老的良渚博物馆……2月底由阿里云技术支持的线上游开播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迎来1000万线上客流。
投票选择展厅,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线上游的火爆提振了旅游业的信心。各家旅游平台纷纷根据用户搜索、浏览、收藏、投票等综合因素,建立起景区复苏大数据分析模型,并整合多渠道线上推介,发布创意内容营销,实现旅游人气逐步回暖。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何建民分析,相较于走进景区、博物馆,“云看展”“云出行”要求展示不能浮于表面,而应该带给观众新知识、新收获,这将推动景区、博物馆文旅深度融合。景区景点提供“云”服务,也为线下游提供了数字化管理、营销等一整套升级方案。
直播“种草”慰藉观众放飞心情
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特色餐厅、法国的民宿到菲律宾的长滩岛,2月底开始,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旅行达人每天带来数百场直播。旅游板块的直播社区异军突起。
南京火熳旅行负责人陈曼这些天带着团队在全球招募旅行主播。短短一周时间,就筛选招募到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主播。这些主播有在海外当地的资深导游,也有形象口才俱佳的留学生。
“这段时间不是在家做包子馒头、远程办公就是陪儿子‘云上课’,看了直播更深深感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上海白领成玉婷最近迷上了看目的地直播,挑选疫后出游目的地。
中国旅游研究院面向城乡居民的专项调研表明,71.5%的受访者表示疫情结束后稳定一段时间会外出旅游,20.7%表示疫情过去后会尽快外出旅游。
“这显示出,支撑旅游经济运行的市场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过去,国内旅游消费存在触底反弹的很大可能性。”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用户和需求在,旅游业的希望就在。不少旅行社表示,已经有游客看完直播,迫不及待下单预订疫情后的出游行程。
据了解,一些知名旅行品牌正积极牵手主播“带货”。一家国际旅行商与国内在线旅游平台合作的两场直播,已完成上千万元的交易转化。
预售预约锁定市场提振信心
疫情好转情势下,景区门票提前囤购的趋势明显。
记者了解到,美团自2月底联合景区开展门票特惠预售,已吸引全国近2000家景区参与。其中,主题乐园以及文化观光类景区的打折预售票最受亲子人群青睐,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观光票在该平台开售至今已卖出超过3万张。
北京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已经买了北京南宫温泉水世界的亲子套票。“女儿正上小学,特殊时期的春游都取消了,现在趁着有优惠先把票囤上,等疫情结束带孩子转转,补回来。”
预售活动不仅让利消费者,也为景区恢复运营积蓄能量。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总经理李绍君说:“预售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对疫后客流做准确预估,为健康有序开园做好准备。”
目前全国已有近3000家景区加入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组织的《中国旅游景区防疫自律公约》,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同时,推动文旅就业和消费复苏。
根据公约,景区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根据客流情况实行网络分时预约。采用无接触购票、无接触入园,消费者线上购票后,扫码便可入园,降低因现场聚集排队造成的交叉感染风险。
3月初,携程也推出旅游复兴计划,联合上百个全球旅游目的地共同投入10亿元复苏基金,预计覆盖用户超2亿人。预售酒店类“万店通用”产品一次购买可以多个酒店预约通用,过期免费退款;机票、度假预售可享全额无损退订保障,方便游客自主选择出行日期。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产品预售,可提前锁定用户订单,提振旅游消费。
云报文旅全媒体综合整理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新华社 环球网 央视新闻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