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博物馆闭馆期间,第三期云看展来啦!今天,要带您观看的是玉溪市博物馆的“文明之光——玉溪青铜文化展”。
仅有图文介绍,不够详尽怎么办?没关系!玉溪市博物馆已与“智慧导览”展开合作,您只需扫描图下二维码便可下载智慧导览app,即可通过app扫描展览或文物的二维码,直接听取语音导览!
玉溪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古滇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滇国存在于距今2000多年前,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是滇文化的兴盛时期,东汉以后就逐渐销声匿迹。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人员先后发现了不少滇文化的遗迹和遗物,其中最主要的地方有: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官渡羊甫头以及近年来发掘的澄江金莲山、学山和华宁小直坡。
玉溪青铜文化是以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滇池区域类型青铜器及相关器物和元江、新平、澄江、华宁等若干地点出土或采集的青铜器为陈列内容,表现玉溪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的分布和成就。
战国青铜锸,时代:战国;质地:青铜;尺寸:刃宽10.5厘米,长13.3厘米;三级文物;凹口两边呈斜坦式,器身略为短宽,器形独特。
西汉青铜锄,时代:西汉;质地:青铜;尺寸:刃宽17.3厘米,长19.9厘米;三级文物;凹銎,弧刃,双面钉孔,器形大方。
汉铜凿,时代:汉;质地:青铜;尺寸:长7.5厘米;三级文物;素面,方銎,呈梯形。
汉铜斧,时代:汉;质地:青铜;尺寸:长13.2厘米;三级文物;椭圆形銎口,单耳,饰水涡纹,器形端正大方,纹饰精美。
战国铜斧,时代:战国;质地:青铜;尺寸:长10.3厘米;三级文物;椭圆形銎口,双面钉孔,銎部饰单弦纹。
汉铜钺,时代:汉;质地:青铜;尺寸:刃宽9.5厘米,长9.1厘米;三级文物;凹形銎口,单耳;刃作弯弧状,銎口饰云雷纹及变形如意纹。
汉铜锛,时代:汉;质地:青铜;尺寸:长21.7厘米;三级文物;方形銎口,銎部饰棱形双弦纹。
西汉立牛铜啄,时代:西汉;质地:青铜;尺寸:銎径1.92-2.27厘米,銎长14.48厘米,高21厘米;二级文物;整体呈丁字形,銎口椭圆形,具对称双钉孔,銎部横于刃部上端,銎部饰绳纹,上端铸一立牛,整器造型精巧,充分显示滇文化特征。
战国铜戈,时代:战国;质地:青铜;尺寸:长23.2厘米;三级文物;内中有圆孔,援为弧形,双穿,内至援部饰梯形纹,边框内饰圆点纹,内套花瓣纹,梯形边框下为圆圈太阳纹。
西汉铜矛,时代:西汉;质地:青铜;尺寸:长15厘米;三级文物;圆骹,双耳,饰云雷纹,刃中部有脊。
西汉铜短剑,时代:西汉;质地:青铜;尺寸:长30.6厘米;三级文物;喇叭形首,柄茎中空呈椭圆形,一字格,刃呈柳叶形,刃口锋利。
汉铜剑鞘,时代:汉;质地:青铜;尺寸:长18.9厘米;三级文物;鞘正面为素面,有四孔;背面饰月牙形点状纹,长方形带折线点状纹和倒三角带鸟纹。
东汉规矩镜,时代:东汉;质地:青铜;尺寸:直径13.3厘米;三级文物;半圆纽,纽周围有四对称的变形如意图案,其外围绕八乳钉及双线博局,分饰四神、骑兽羽人、瑞鸟、辟邪等纹饰。
西汉铜甑,时代:西汉;质地:铜;尺寸:口径21.6厘米,底径9.6厘米;三级文物;外折沿,斜曲壁,下收成镂孔平底;两侧各具1道合范线。
汉青铜祭案,时代:汉;质地:铜;尺寸:通高14.9厘米,盘径26.5-39.8厘米;二级文物;侈口浅盘,下附四足;盘饰对称两附耳,耳上各立一动物一鼓,鼓上跪立一人;盘沿外饰有四只圆圈纹小铃;盘心饰十四角光芒纹,外圈饰菱形纹、绳纹,盘沿饰同心圆纹;整器造型纹饰独特,显示出滇文化特征。
西汉镶圆片状绿松石鸡边圆铜扣饰,时代:西汉;质地:铜;尺寸:直径9.9厘米;三级文物;中央为一圆形框,边缘饰浮雕长尾鸡一圈,首尾相接,外环带镶绿松石圆片(大部分已脱落),背部具一F形矩形扣。
西汉立牛铜杖头,时代:西汉;质地:铜;尺寸:通高7.1厘米;三级文物;杖头为鼓形,牛四足直立于鼓面,牛角平伸、角尖上翘,尾自然向下摆曲于右后脚上,牛身、鼓身均饰刻划线纹。
西汉铜牛头,时代:西汉;质地:铜;尺寸:通高6.1厘米,角距11.4厘米;三级文物;造型生动逼真,两角上翘有力,双目烔烔。
西汉铜鼓,时代:西汉;质地:铜;尺寸:面径47.2厘米,通高36.3厘米;一级文物;鼓面中央饰光芒纹,芒尖铸三角齿纹,鼓身纹饰繁密,构图精细,器型端重大气,为滇文化遗物。
西汉虎牛铜枕,时代:西汉;质地:铜;尺寸:宽79.40厘米,高25.0厘米;一级文物;此枕为马鞍形,两端上翘,端头各铸一牛,两牛相背而立;枕两侧饰栅格纹,刻划纹及卷云纹,主题纹饰为虎噬牛组图浮雕,雕刻精细,毛纹凸现。此器器形端正,工艺精细,线条简洁明快,纹饰得当,动物造型健硕灵活,动静相宜,美观大方,充分显示滇文化青铜器的特色。
云报文旅全媒体实习记者 王艳华
来源 玉溪市博物馆
责编 陶优
审核 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