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元阳上CCTV4《海峡两岸》啦!快来看看


3月19日晚,CCTV4《海峡两岸》节目播出了“两岸太极拳手走进元阳哈尼梯田”报道。节目讲述了红河学院太极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向当地的孩子们传授、推广太极文化,同时简要介绍了元阳哈尼梯田水的来源。

元阳哈尼梯田源源不断的水来源于山顶上的树林,所以在半山腰的每一座村寨都有一座寨神林,寨神林下方有公共取水处,山泉水就顺着地势由高到低流过村寨,最后灌溉进梯田里。

水是生计也是文化根脉。中国台湾太极拳教师林添进在2019年促成红河学院成立学院太极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致力于把太极拳传播到梯田最深处。“元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教育师资力量各方面都受到限制,从小孩子入手,通过太极拳的方式,教小孩子练习,能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对他们的文化,包括中华文化能够发自内心产生热爱。”红河学院太极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主任孙东波介绍。

想看重播的小伙伴,可以点击CCTV节目官网搜索“[海峡两岸]两岸太极拳手走进云南元阳梯田”便可回看,链接:

http://tv.cctv.com/2020/03/19/VIDELd1VkmTFKjNJKt3FW4sM200319.shtml

哈尼族自古以来就是耕种梯田的民族,红河哈尼梯田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尚书》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哈尼族先民“和夷”在其所居之“黑水”(今四川大渡河、雅河、安宁河流域)就已开垦梯田进行水稻种植。据“南诏德化碑”记载:唐初(1300年前)哈尼族经“步头路”迁徙到彩云之乡地处北回归线上的红河南岸哀牢山脉,找到了适宜的居所,并开垦大片梯田。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中将红哈哈尼梯田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誌之一。

红河哈尼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主要分布于哀牢山南段的元阳、绿春、红河、金平等县,规模近105万亩,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所有的梯田都用泥土垒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75°之间,集中连片的达10500亩以上,主要种植水稻、养鱼、养鸭。红河哈尼梯田于2013年6月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中国的第43个遗产项目,其中遗产的核心保护区主要有三大景区:坝达景区、老虎嘴景区、多依树景区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

红河哈尼梯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间水沟如玉带,层层梯田似天梯。从山脚美到山顶,从日出美到日落,从春夏美到秋冬,任何词语都不如你亲身到红河哈尼梯田体验来到震撼。疫散花开,快来红河哈尼梯田看看。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李捷 通讯员 李纹秀 文

红河文旅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胡四美 杨为文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