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武云南昆明人,现为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2010年,凭借《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从小李到老李》漫画三部曲入围“漫画奥斯卡”法国昂古莱姆大奖,获得“历史会晤”国际漫画大奖金奖,成为亚洲国家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漫画家。2013 年获得中国漫画最高奖金龙奖。最近,他用中国传统水墨画进行艺术探索,全新作品集《乡情》组画在《大观周刊》首发。
费嘉的散文开头写道,“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城市不大,稍不留意就会走到它的边缘,这样,就看到辽阔的原野了。”文中所说的原野,就是今天弥勒寺顺河埂往西至滇池边七八公里的农田。沃野千里,蓝天、白云下,一望无边。
上世纪60年代,弥勒寺一片属福海公社,以西坝河为界,又分为河南、河北两个大队。引出的西坝河水,浇灌农田,田地因此丰饶。夏天,秧苗绿茵茵的;秋天,稻谷黄灿灿的;冬天,田地里还藏着散落的蚕豆粒,小孩儿总是三五成群地蹲在田里拾豆子、找蚂蚱。
四季流转,乡愁便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正如画中所描绘的,站在弥勒寺的田埂边上就能隐隐约约看见西山连绵的轮廓和滇池的浩瀚烟波。每到稻谷抽穗的时节,农田里时不时有农人在捋秧。田里的稻草人倒是悠闲自在,调皮的鸟雀飞上它的肩头也不急不躁。田埂上偶尔有老农牵着水牛,不紧不慢,缓缓经过旁人的心田。
如今,数以百计的小区就建立在这片沃野之上。